高处起平台——入世后开发区顺势承接跨国公司产业转移 

来源:烟台日报  2002-10-22 09:36:07
A+A- | 纠错

  入世后,如何顺势承接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烟台开发区进行了有益探索——

  用纷至沓来形容跨国公司涌入烟台开发区,一点儿也不过份。继日本电装、德国汉高、美国杜邦、韩国大宇之后,今年,韩国IT产业的三大顶尖企业,有2家相继落户烟台开发区。近日,韩国泰信电子株式会社投资2999万美元在烟台开发区设立生产信息通信产品的基地。至此,共有20多家世界跨国公司在烟台开发区落户,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4家。

  烟台开发区为什么能够在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中捷足先登,顺势承接呢?

           产业结构衔接世界

  几年前,曾有一家跨国公司欲来开发区投资,因缺少配套的产业,失望而归。透过这一事件,开发区工委、管委一班人意识到:入世后,加快结构调整,建立与世界产业结构相衔接的主导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招商平台。

  认识统一后,开发区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依托骨干企业,每年投入10亿元,重点培育了五大产业基地,即以整车项目为中心的汽车生产基地,以氨纶、芳纶和厚木袜业为中心的高档化纤纺织基地,以大宇重工和先进精工为中心的综合机械生产基地,以浪潮LG和泰信为中心的电子通信生产基地,以正海磁性材料、万润液晶为中心的新材料生产基地。这五大生产基地成为吸引跨国公司的重要招商平台。

  宇信公司率先“移师”烟台开发区,让那些还在“观望中”的韩国机械企业“急红了眼”,他们忍不住跑到烟台开发区来“探听”虚实。自去年10月份以来,先后有73家韩国企业来开发区考察。

           硬件设施独具魅力

  多纳勒(烟台)电子有限公司是世界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其主导产品透明导电玻璃,科技含量高,电压要求稳定值,供水要求纯洁度。在投产初期,由于水纯度不够和电压不稳定,造成企业出现几次生产性技术故障,造成很大损失。

  惨痛的教训使开发区管委一班人认识到:粗放的硬件不能满足跨国公司投资大工业的要求,高科技产品需要高科技的服务。管委立即做出了在1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高科技服务样板区的决定,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稳压的电,纯净的水,净化的空气,畅通的电信和充足的热力。2000年,在全国所有开发区投资环境年度评比中,烟台开发区社会环境综合指数名列第一。

  独具魅力的硬件环境,吸引了众多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德国著名跨国公司迈克·威力公司在开发区建设了木工机械生产基地;日本电装公司建设了车用空调生产基地……

            软件环境细致入微

  早在1996年,开发区管委就通过股份制改造、兼并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把24个国有直属企业全部推向了市场。此举营造了一个属地平等管理、企业间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得到了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近年来,开发区还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模式,科学地构筑起“一站式、一条龙”精简高效的新型服务体系,保证了服务的时效和质量。

  同时,开发区建立健全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相继颁布了110多个法规性文件,为依法治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初审:孙玲姿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