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结构增强素质 我市三产业千帆竞发

来源:烟台日报  2002-10-21 14:03:00
A+A- | 纠错

  来自市统计局的一组数据表明,自1996年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来,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二、三产业结构由1996年的23.28:47.58:29.14调整到2001年的13.50:51.37:35.13。产业结构的日趋合理和优化,有效地增强了我市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7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6.61亿元。

  在农业方面,我市坚持以产业化为总抓手,抓龙头,建基地,拓市场,带农户,农业开始走上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发展路子,特别是一个个农字号龙头企业的崛起,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撑。到目前,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达到300多户,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29户,其中莱阳龙大、龙口龙丰集团销售收入早已超过10亿元;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农产品商标达到180多个,全市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0%,农副产品出口创汇率达到30%以上。

  在工业方面,我市组织实施了骨干、名牌、外向带动战略,充分利用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和上市政策,积极开展资产重组和兼并联合,先后培植起张裕、东方、万华等20户市属企业集团,县乡村也培植了南山、丛林、九发、招金等一批企业集团,并相继建成了化纤、MDI等一批新兴的原材料工业企业,培植起氨纶、绵纶、电力远动控制系统、荫罩、导电玻璃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完成了8家企业、9只股票的上市运作,筹集资金累计42亿元,储备了一批后备上市资源。到200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达到105.5亿元,利税过亿元的企业15户,万华等5户企业跨入全国500强行列。

  在第三产业方面,我市在加快推进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传统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培植旅游业、房地产业、会展业、证券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其中,证券营业机构达到15个,开户股民26.45万户,证券交

易机构年实现股票交易额405亿元。200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1996年提高了5.99个百分点。

初审:孙玲姿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