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电费一毛五 盯住这台保鲜机

来源:烟台晚报  2002-10-18 11:38:19
A+A- | 纠错

  徜徉在第四届果蔬会会场内外,记者分明感受到一股清新的科技新风拂面吹来。

  从果蔬会的展台到研讨会,从专家们的精深演讲到现场实用技术的普及讲座,记者发现,科技无处不在。在莱阳展区,韩国高阳梨、台湾雪梨等多个品种,单个都在一公斤上下;在栖霞展区,5600个苹果凑成四个金黄色的大字——“栖霞苹果”,向人们展示着它天下第一的“骄傲”;在莱州展区,重达5斤的单株生姜,令人瞠目结舌……神奇的果蔬科技,带来了“名、优、特”的产品,还带来了高、新、精、尖”的技术。

  在果蔬会上转转,你会发现名牌公司真不少:美国嘉吉化肥公司来了、维生种苗公司来了、中国包装食品机械总公司等海内外众多果蔬业企业都来了。这些公司带来的是实用的选择、是致富的信息。

  在展区,有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研究所,其中展览的是保鲜机。

  我们多数人都知道,现在的果蔬在贮存保鲜时,大都是箱装或小袋装,如果里面湿度大,果蔬吸水后会“发汗”腐烂。记者见到的保鲜机则解决了这一问题。据介绍,该机器可根据贮存的品种特性,定时向小包装袋内充人低温等离子体、N2、N02保鲜气体,及时杀死小包装内滋生的病菌,大大延长了贮存果蔬的保鲜期。而这种机器的妙处还在于它的实用性:最小可适用于几十个平方的库房,投资5000元就够了——据说,100平方的冷库,一天下来电费仅一毛五分钱!

  果蔬会还掀起了科普图书热。据在果蔬会上销售图书的王小姐说:“烟台农民科技意识强,科普图书很好卖!”一位购书的青年农民马上接过话头说:“看书才能学到科技,有好书不买那不是傻吗!”

  农民对科技的渴望,因为他们尝到了果蔬科技带来的甜头。蓬莱蓬仙果树科学研究所所长崔永胜就是如此,他说:“1999年时,我的研究所面积仅20亩,现在达到了500亩,产品行销国内外,这都是科技的功劳啊!”说罢,他向记者亮出一个重达一公斤的梨说,“这就是咱科技的结晶!”

初审:孙玲姿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