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莱阳人土里刨金》上篇:向产业化要效益

来源:烟台人民广播电台  2002-10-14 07:46:47
A+A- | 纠错

  中国加入WTO后,农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莱阳市立足龙头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市场国际化、生产标准化,目前已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250多家,使全市农民收入的四成以上来自创汇农业。

  9月26日一大早,当记者来到知名品牌“一枝笔”莱阳梨汁生产企业天府集团采访时,门前大道上已经停着近百辆满载莱阳梨的送货车。天府集团董事长、总裁姜志德似乎对这已经习以为常。

  姜志德:“莱阳梨的总产量一年30万吨,我们每天消化一千吨莱阳梨,我们总消化量9万吨左右。”

  然而莱阳梨也曾伤透了政府和梨农的心。1987年莱阳市政府号召农民大量种梨,可后来一斤只卖一毛多钱,梨农大量砍树,政府卖给干部每人六筐梨。莱阳人开始认识到,赔钱不是因为种得太多,而是缺少加工企业拉动和创造市场需求。1999年莱阳市开始上马梨汁加工项目,三年时间莱阳梨从每斤三、四毛钱涨到今年的三块钱。

  姜志德介绍说,现在“一枝笔”莱阳梨汁离不开广大梨农,梨农也离不开龙头企业对市场的开发和拉动。

  姜志德:“企业就象一匹马,农业就象一挂车,没有马的拉动,永远动不起来,如果马能够加大马力去拉,这挂车就活了起来,也就是说把农业产业化带动起来。”

  鸟无头不飞,龙无头不举。如今在莱阳市,象天府集团这样的大马车还有龙大、鲁花、吉龙、恒润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和基地。莱阳市委书记王式亮把这些龙头企业称作莱阳农民致富的好向导。

  王式亮:“我们现在是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号召农民种菜,菜卖给谁,这必须有市场,这个市场由谁来找呢?由龙头企业来找,来拉动农民种菜也好,种水果也好,农民才可以致富。”

  目前莱阳食品加工企业的利税和销售收入均占到全市的40% ,同时带动10多万人从事运输流通业,食品工业正逐步发展成莱阳的龙头行业和支柱产业。

初审:孙玲姿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