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了,牵挂您的是政府

来源:烟台晚报  2002-10-12 09:00:44
A+A- | 纠错

                我又上班了

  送走了“黄金周”,失业两年的王治方再次加入到上班的人流中,他兴奋得脸上溢满笑容。节前,市政府启动援助“4050”人员再就业计划,要求机关事业单位腾岗,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腾出了6个工勤岗位,面向“4050”人员招聘,老王幸运地获得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

  这一天,我市有1000多名“4050”人员与王治方一起再次走上工作岗位。

  “4050”是指女满40周岁、男满50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但是就业困难的失业人员和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员。9月份以来,为帮助这部分就业困难人群实现再就业,政府花钱买岗位,并要求、督促机关事业单位腾出工勤岗位。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机关事业单位腾岗728个,企业提供岗位974个,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702个,并先后举办了3次专项劳动力市场,为1000多人找到了工作。

  按规定7:00上班,王治方6:40便来到新单位。虽然每天只是收拾卫生,但是,对这份工作,老王倍加珍惜。他告诉记者,他1967年参加工作,是连续20多年的先进工作者。前年,因单位破产,他下岗了。“老婆内退了,孩子中专毕业后一直也没个工作……”老王焦急万分。为养家糊口,两年时间,老王干过勤杂工、搬运工和门卫。但由于年龄大,招聘他的单位少,许多时候,他只能呆在家里干着急。

  是“4050”援助计划,让老王找到了新的位置。

  据市劳动部门统计,三场专场招聘会中,1700多个岗位吸引了3500多名应聘者,最终,只有1000人确定了岗位。其余应聘者是抱着遗憾离开劳动力市场的。

  9月6日,记者目睹了首场招聘会的火爆场面。招聘会还未开场,场外已经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失业者。每个摊位前都被挤得水泄不通,一双双眼睛充满了期盼。一些机关事业单位提供的清洁工岗位,供求比竟达到1:27。

  据有关部门统计,1—9月份,全市新增失业职工2.2万余人,失业职工累计达到3万人。在这3万多人中,35岁以上的占50%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多,而近90%的用人单位只需要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多数失业人员由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文化程度较低,难以上岗。

             个人不能等

  就在无数失业者抱着遗憾离开劳动力市场的时候,许多提供岗位的企业也揣着无人问津的岗位抱憾而归。冰轮提供的6个车工、钳工岗位,美林置业有限公司提供的2个电工岗位,均无人应聘。这些对技术有一定要求的岗位,因为“4050”人员技能单一,而与之失之交臂。

  据统计,去年共有2600多家用人单位进入职业介绍中心招聘,提供岗位3.3万余个,而市场成交不到9000人,岗位满足率只有27%。“4050”等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技能单一,不能适应技术岗位要求。使他们再就业愈加困难。

  在一个为“4050”人员召开的座谈会上,记者记录了他们许许多多的顾虑。

  “我现在年龄大了,什么也学不进去了!”;

  “那个单位离家太远,坐车不方便!”;

  “这个企业是私人开的,没有‘三金’!”

  ……

  对这些想法,一位私营企业老板很不理解:“要求三金、要求保险、要求离家近、要求照顾家方便,但是,企业用人也要考虑自己的成本!”

  解决就业,首先要有就业岗位。目前,就业空间最大的是第三产业,潜力最大的是民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每个求职者都要面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激烈,不转变就业观念,不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如何适应竞争的需要?

  应该说,在政府的感召下,“4050”等人员的择业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此次机关事业单位腾出的岗位,主要是从事后勤服务的门卫、清洁工、看车员、洗衣工、洗碗工、园艺工、公寓管理员等工种,占招聘岗位的90%以上,这些岗位过去并不受下岗失业职工的欢迎。但是,在专项招聘市场上,“4050”人员踊跃竞聘,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新政策新机遇

  1、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为鼓励自谋职业,政府制定了更为优惠的税收减免政策。过去,自谋职业的减免税费政策,仅限于社区居民服务业中的家庭清洁卫生、初级卫生保健、养老服务等8项,目前扩大到了除国家限制行业外的所有行业,除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外,明确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所有各项收费;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涉及的各种经营服务性收费,按照最低标准收取。下一步,我市将建立小额贷款担保资金,为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提供小额贷款。资金由市财政局负责筹措,专门为下岗失业人员贷款担保提供便利。各商业银行将推行小额贷款“三包一挂”的营销方式,包放、包收、包管理,贷款本金和利息收回与信贷管理人员的收益挂钩。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申办程序和担保基金具体运作办法等,由市劳动保障、财政、银行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年内付诸实施。

  2、鼓励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

  政府将在原政策的基础上降低“门槛”,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比例由60%降为30%;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不足30%的企业,按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比例减征企业所得税;享受优惠政策的范围从仅限于劳动服务和社区服务业,扩大到服务型企业;对新办服务型企业,除免征所得税外,还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另外,还出台了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规定各类服务型企业新招用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用再就业资金,按招用人数补贴3年的应由企业缴纳的养老和失业保险。

  3、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安置富余人员。

  正常生产经营企业需要裁减人员的,原则上实行主辅分离,通过创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进行安置。对其兴办的经济实体,凡利用原国有企业的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或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独立核算、产权清晰并逐步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吸纳本企业富余人员达到30%以上,与安置的职工变更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的,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这项新政策,有利于企业自我消化富余人员,有利于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有利于盘活企业闲置辅业资产,有利于深化改革,增强竞争力。

  4、特殊援助“4050”人员,推出两条优惠政策促进再就业。

  凡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4050”人员;

  对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的“4050”人员提供适当的岗位补贴。我市规定,各类用人单位及街道、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每满1年,给予1000元的岗位开发补贴;开发非公益性岗位与“4050”人员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每年给予500元岗位开发补贴。各类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政府发布的非全日制小时用工最低工资标准支付“4050”人员劳动报酬,政府按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补贴应由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为从事社区公益性服务的职工个人办理商业综合保险,用于解决从业人员发生个人人身伤害或造成第三者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赔偿,所需保险费由被保险的从业人员与促进再就业资金各负担50%。

  在社区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安排原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从再就业资金中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单位应为所招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之和计算,个人应缴的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仍由本人负担。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之和不低于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不高于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50%.

  5、财政扶持政策。

  明年开始,市县两级将促进再就业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市县两级政府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把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补贴、劳动力市场建设资金、小额贷款担保资金、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补贴以及再就业援助对象岗位补贴等促进再就业资金,足额列入预算,保证及时,足额到位。

初审:孙玲姿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