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点击健康 > 健康资讯

珍爱生命,对野生蘑菇坚决说“不”!

2025-09-22 16:40:47 来源: 胶东在线

  近期,烟台市雨水充沛,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有毒蘑菇也夹杂其中难以鉴别。烟台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切勿食用野生蘑菇,一旦误食有毒蘑菇,不仅会导致中毒,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不食、不买卖野生蘑菇。

  毒蘑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不同毒蘑菇含有不同的毒素,一种毒蘑菇也可能含有多种毒素,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也有所不同。常见蘑菇中毒有7种临床类型,分别是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光敏性皮炎型。其中以胃肠炎型最为常见,急性肝损害型是最常见的致死类型。近几年,我市已查明的毒蘑菇中毒事件中,导致急性肝损害型中毒的蘑菇主要为黄盖鹅膏和淡红鹅膏。

  警惕“假愈期”

  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中毒的危害容易被人忽视,其发病早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明显胃肠道症状,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患者自觉康复,此期一般持续1~2天,在医学上“自觉康复”的这段时期称之为“假愈期”。随后,患者会再次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纳差、肝区疼痛、肝脏肿大、黄疸等症状,肝功能检查发现谷丙转氨酶急剧升高,提示出现明显肝功能损伤。重症患者可能会因肝性脑病、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假愈期”常常会让患者及家属忽视了病情的严重性而错过最佳救治时机,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特别警惕“假愈期”!

  拒绝野生蘑菇

  烟台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市民朋友们,珍爱生命,远离野生蘑菇。一旦在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症状者,请立即采取催吐措施,并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责任编辑:刘文琼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