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点击健康 > 健康资讯

小小改变,“齿”生幸福:减糖、洁齿、促健康

2025-09-22 16:45:09 来源: 胶东在线

  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还贴心给出了具体方向——“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为提升群众口腔健康素养,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烟台市疾控中心这就把口腔健康的实用小常识,跟大伙儿好好唠一唠。

  一、什么样的口腔才算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口腔健康标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其实大家都懂,牙齿好用才能嚼得动饭、吃得香,而且一口好牙,更是咱们全身健康的重要保障!

  二、口腔不舒服,这些信号别忽视!

  1.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

  2.经常性口腔异味

  3.牙齿敏感、冷热刺激痛

  4.牙龈红肿、牙齿松动

  如果出现以上任何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三、好好用牙、科学护牙,其实不难!

  1.把口腔清洁到位是关键。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牙菌斑是导致龋病和牙周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除了科学膳食、少吃糖少碰酸的,清除牙菌斑也是促进口腔健康的基础。刷牙是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最有效的方法,提倡学会有效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配合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冲牙器等辅助工具清洁牙齿缝隙,至少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晚上刷牙更重要。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使用漱口 水等可促进口腔清洁。

  2.认识游离糖,才能控制好量。很多人不知道,游离糖分两种,一种是指在食品生产、制备、加工中,添加到食品中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及糖浆等;另一种是存在于纯果汁、浓缩果汁及蜂蜜中的糖。虽然糖是人体所需营养素之一,仍需控制摄糖总量,过量摄入游离糖可增加患龋及肥胖风险。 
 
3.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pH值是反映酸碱度的指标,牙釉质脱矿的临界pH值为5.5。口腔中的细菌能分解游离糖产生酸性物质,导致口腔pH值降到 5.5 以下,对牙齿造成直接腐蚀、破坏,进而引发牙酸蚀症和龋病。 喝含糖饮料或酸性饮料时建议使用吸管,减少饮料与牙齿接触的时间,防止牙酸蚀症和龋病发生。进食后应尽快漱口,去除口腔食物残渣,缓冲口腔酸性环境。

  4.养成定期检查口腔的好习惯,别等疼了再去。口腔疾病通常进展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般不易察觉。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口腔疾病。一般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口腔疾病进展快,建议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2025年全国爱牙日呼吁每一个人:从减少一瓶含糖饮料、正确刷一次牙、每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做起,真正实现“减糖控体重,护牙促健康”。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关爱牙齿,守护全身健康,拥抱更加美好、健康的生活!

责任编辑:刘文琼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