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点击健康 > 健康资讯

骨质疏松≠老年病!11点提示打破防治误区

2025-09-05 16:33:49 来源: 胶东在线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骨质疏松症最直接的危害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常见于髋部、脊柱和腕部,髋部骨折尤为危险。

  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骨骼健康,还会对生活质量、经济负担甚至生命安全造成深远影响。骨质疏松早期常无显著症状,被称为“静悄悄的骨病”,多数患者直到骨折才被发现,此时骨骼损伤已难以逆转。烟台市疾控中心带您解锁骨质疏松防治要点,助力您科学预防骨质疏松。

  (一)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二)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三)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四)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五)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标准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之内。

  (六)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七)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八)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并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九)预防跌倒。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十)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早诊断。

  (十一)相对于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在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骨质疏松的防治需贯穿全生命周期,通过“饮食+运动+日照”的基础措施结合个性化医疗干预,可有效降低骨折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从青少年期加强骨量储备,到老年期科学管理,全生命周期的防控策略能显著提升骨骼健康水平。

责任编辑:刘文琼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