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点击健康 > 健康资讯

【匠心筑防 仁心守护】之八——烟台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虫影中的追光者

2025-08-27 17:35:55 来源: 胶东在线

  通讯员/李春辉 郭培军

  【编者按】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作为医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守护者,公共卫生医师以德立身,以技立业。在重点传染病防控前沿、突发公卫事件处置一线,他们用精湛技能与医者仁心,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在精密严谨的实验室里、公共卫生监测战线上,他们用数据一锤定音,以科学研判预警,搭建疾病防控的严密网络;在慢性病综合管理阵地、卫生监督执法现场,更在健康知识普及的每一处角落,他们传递健康理念,诠释着群防群控的使命担当。为充分展现疾控工作职责和公卫医师的良好精神风貌,烟台市疾控中心推出“匠心筑防,仁心守护”系列专题报道,激励全市疾控卫士坚守初心、精益求精,为推进全市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不竭力量!

  当城市在暑气中沉睡,他们却向蚊蝇孳生的角落进发;当人们在室内躲避烈日,他们却在防护服里汗透衣衫。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聚焦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虫影中的追光者。

  汗水铸就的防线:病媒生物监测现场纪实

  夏日30多度高温下,积水泛起腐味。病媒监测工作人员俯身水面,手执捞勺反复捕捞,孑孓在容器中扭动,成为抗药性实验的起点。
烈日灼烧着大地,工作人员身裹密实的防护服,在草丛深处穿行,汗水早已浸透衣衫,却无人后退一步,布旗法仔细扫过草木,搜寻每一只可能携带病原的蜱虫。

  蚊虫的嗡鸣是警报,蜱虫的叮咬是风险,他们却甘愿成为“诱饵”,只为精准绘制病媒分布地图,捕捉疾病传播的蛛丝马迹。每一次被荆棘划破的防护服,每一处蚊虫叮咬的肿块,都在为城市健康版图填补空白。 

  生命“饲养”:实验室里的特殊“育婴师”

  恒温恒湿的饲养室内,有无数蚊蝇幼虫在特殊饲料中静静蜕变,上千只蚊蝇成虫在纱笼中振翅。实验员化身最严谨的“育婴师”,每天从浑浊水体的孑孓中精准挑选数百只蚊蛹,移入羽化笼。冒着被咬伤的风险,每晚固定小白鼠给成蚊哺喂吸血,不分周末节假日。

  苍蝇饲养间弥漫着特殊饲料的气味。饲养员每天要配制营养基质,清理数十个幼虫培养瓶。当别人对蝇蛆避之不及,他们却仔细观察、精心照料、记录着每一代幼虫的发育曲线。

  蝇卵孵化需精确的温度与湿度控制,蚊蛹羽化需昼夜节律的严格模拟,日复一日的繁琐,只为保障实验对象的高度一致性。每一代蚊蝇的健康繁衍,都是抗药性实验的基础——这枯燥重复的饲养,是沉默而不可撼动的科学根基。

  抗药实验:药剂战场上的精准战役

  当饲养的蚊蝇达到实验标准,真正的科学攻坚在抗药实验室打响。微量点滴法、接触筒法、幼虫浸渍法……实验员屏息凝神,将微升级别的杀虫药剂精准施加于虫体。为获得可靠数据,一种药剂、一个种群,往往需要重复数百次实验。蚊虫的叮咬与蝇类的异味是日常挑战,但数据的毫厘之差,都可能让未来的消杀功亏一篑。正是这海量实验构筑的数据库,科学筛选杀虫剂,让每一次精准消杀“弹无虚发”。

  这些“与虫共舞”的生命解码者,在恶臭的孳生地捕捉着病媒的踪迹,在恒温实验室破译着抗药性密码。他们的身上沾染着泥浆,双手布满蚊虫叮咬的疤痕,却用科学之剑斩断了无数潜在的疾病传播链。

  你们是虫影中的追光者,是守护城市健康的隐形盾牌——虽不救人于病榻,却护千万人于无形!

责任编辑:刘文琼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