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蚊虫高发,需警惕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
2025-08-06 18:05:01 来源: 胶东在线
近期烟台高温多雨的天气频繁交替,蚊虫越来越活跃,一不留神就叮你一个“大红包”,红痒难耐不说,还有可能被蚊子携带的病毒感染。烟台市疾控中心温馨提醒:如果您近期突发高热、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要警惕是否感染了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
一、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两者均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当伊蚊叮咬了感染登革病毒或基孔肯雅病毒的人后,再去叮咬健康人,就可能把病毒传给健康人。
二、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有哪些症状?两者有何区别?
1.感染登革热病毒后,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5天,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痛、肌肉痛、背痛、后眼窝痛。后期出现红疹、恶心、呕吐、轻微的牙龈出血和鼻出血,极少数患者会发展为出血性登革热,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2.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患者主要有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三大症状,发热一般会持续1-7天,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皮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5天,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远端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通常1-3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
3.两种疾病虽然都是伊蚊传播,但是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比登革热传播快两到三倍。虽然两者症状相似,都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症状,但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皮疹可表现为出血疹,瘀斑,基孔肯雅热是小关节疼痛明显,个别患者持续时间较久,皮疹为充血疹。
三、两种疾病该如何预防?
1.防蚊灭蚊。户外时应避免在树荫、草丛等蚊虫密集处长时间停留;室内灭蚊以电蚊拍、灭蚊灯等为主,可辅以电蚊香等。家里安装纱窗、纱门,并保持完好无损,睡觉时使用蚊帐。
2.清除孳生地。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清除家里积水是预防的主要措施,翻倒闲置容器(盆罐、花盆托盘、废旧轮胎钻孔防二次积水),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使用市场销售卫生杀虫剂进行处理,减少蚊虫孳生;水养植物每周换水,洗刷根部容器;清除垃圾杂物,疏通沟渠屋顶积水。
3.个人防护。外出活动时要做好防蚊准备,穿浅色长袖衣裤,远离蚊虫孳生场所,避开伊蚊活跃期,科学合理使用驱避剂。
4.旅行准备与健康监测。建议旅行前查阅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疫情信息,科学安排行程,做好充足的个人防护准备。从有该病流行的地区返回后,应在14天内进行自我健康监测,也要关注家人和同事的健康状况。同时做好活动场所灭蚊和防蚊工作,以免造成本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