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动平衡:不做“重量级”选手的秘诀
2025-08-06 18:05:00 来源: 胶东在线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健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健康体重管理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体重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不仅是数字,更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保持健康体重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任何年龄段的体重异常都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应把保持健康体重作为终身目标。体重指数(BMI)是目前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2(m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为标准》,18岁以上成年人体重指数(BMI)<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适宜体重,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腰部脂肪堆积过多的人,就是通常说的大腹便便,“腰粗肚子大”,即使体重指数正常,只要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cm,那也是肥胖,称为中心型肥胖。
个体的体重是判断能量收支平衡最好的指标,如果摄入量多于消耗量,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造成超重和肥胖;如果摄入量小于消耗量,就会消耗体内的脂肪来维持产能,造成体重过轻,无论体重过高、还是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能量摄入与消耗的不平衡是导致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拥有健康体重的儿童或成年人,发生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也相对较低。如果体重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对身心健康、体能及生活质量等造成不良影响,可以说,健康体重是人们身心健康的基础。体重管理是长期过程,途中可能有平台期或体重波动,不要因短期未达预期而沮丧放弃,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把体重管理当作健康生活方式,关注身体整体素质提升(如精力充沛、睡眠改善),而不只是数字变化,这样才能长期坚持并维持健康体重。
烟台市疾控中心提醒您,维持健康体重,要注意吃动间的平衡。《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推荐:健康成人每日身体活动量应达到6000-10000步,活动内容包括有氧运动、体育文娱活动、改善肌肉关节功能的活动(如关节柔韧性、抗阻力活动等)和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的身体活动。活动量应该从比较低的水平开始,逐渐维持在适合自己的水平,这样也有利于持之以恒。尝试运动多样化,可设置专门运动时间,也可把生活、工作与运动锻炼相结合,如上下班路上多步行、骑车,工作时少乘电梯多走楼梯,时常做伸展运动、工间操,减少久坐时间等。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减少静态行为、每天保持身体活跃状态、安全地进行身体活动,才是维持健康体重的“终极秘诀”。
自律带来自由,健康才是真时尚。每个人都应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家庭的支持和共同努力对体重管理至关重要。提倡全家共同参与,营造健康的饮食和运动环境,为每位家庭成员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