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点击健康 > 健康资讯

人畜共患病防控系列——疯牛病可防可控,科学避险是关键!

2025-07-29 18:08:48 来源: 胶东在线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疾病既威胁着养殖业的发展,也悄然潜伏在我们的饮食安全背后,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它就是疯牛病。本期科普带您深入认识疯牛病,了解风险来源,掌握科学防范之道,助您和家人安“牛”无恙!

  什么是疯牛病?

  疯牛病,学名为牛海绵状脑病(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是一种由朊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人畜共患神经退行性疾病,以潜伏期长、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为特征。与常规由细菌、病毒导致的传染病不同,疯牛病的致病因子朊病毒是一种不含核酸、仅由蛋白质构成的特殊结构,会导致大脑组织逐渐空泡化,呈现海绵状病变,最终严重破坏神经系统功能。

  临床症状

  疯牛病的潜伏期漫长,通常可达2-8年。感染疯牛病后,早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随后逐渐发展为共济失调、肌肉痉挛,认知功能严重衰退。目前,医学界尚未找到有效治疗手段,患者大多因并发症离世。

  传播途径

  朊病毒易感宿主广泛,除了牛科动物和人类外,家猫、虎、豹、狮等动物都有可能感染。而且,朊病毒具有极强的抵抗力,可在体液及排泄物、植物、水环境、土壤、粉尘和野生动物等长期存留,常规的消毒和烹饪手段难以将其灭活。朊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有3种:一是食用了含有病原体的食物造成感染;二是医源性感染,如角膜移植、脑电图电极的植入、不慎使用污染的外科器械以及注射取自人垂体的生长激素等;三是通过母婴传播。

  高危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其中高危人群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畜牧业、屠宰业、肉类加工的从业者,他们在工作中频繁接触牛脑组织和内脏,一旦接触患病牛,感染几率大幅增加;另一类是长期食用未经严格检验的牛肉制品,尤其是偏好牛脑、脊髓等高风险组织的消费者,也容易因摄入朊病毒而感染。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经过检疫的牛肉及其制品,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牛肉,以及牛脑、牛脊髓等高风险组织。处理生牛肉后要及时洗手,生熟食品的刀具、砧板要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2.加强职业防护。从事牛肉加工、屠宰等相关职业的人员在工作时需严格遵守防护规范,穿戴专业防护装备。

  3.规范医疗操作。在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以保证医疗器械消毒流程规范,对高风险医疗操作采取严格防护措施,防止医源性感染。

责任编辑:刘文琼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