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点击健康 > 健康资讯

人畜共患病防控系列——警惕钩体病:避疫水、强防护、佑健康

2025-07-18 16:04:47 来源: 胶东在线

  夏季到来,汛期临近,你以为,赤脚蹚过积水区、徒手清理被淹物品很正常,实际上,钩端螺旋体正在通过手脚上的伤口悄然进入体内。本期将为大家科普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控知识,把握预防要素,守护身体健康。

  什么是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我国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

  钩体病的传播途径

  人接触了携带钩端螺旋体的动物,或接触携带钩端螺旋体动物尿液污染的疫水、土壤、食物后,钩体通过健康或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引起感染。

  钩体病的宿主动物有哪些?

  人类关系密切的主要宿主动物包括黑线姬鼠、黄胸鼠等鼠类和猪、犬等家畜,它们可通过尿液长期排出钩体污染环境,成为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

  哪类人群容易感染钩体病呢?

  人群普遍易感。在钩体病疫源地与动物密切接触,或与带钩体动物尿液污染的水、土壤等环境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均有患钩体病的可能,主要以农牧业从业者、水上运动员、户外探险者、抗洪抢险人员为主。

  钩体病的潜伏期及临床表现

  钩体病潜伏期一般为7-14天,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早期临床表现包括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肌肉疼痛特别是腓肠肌触痛,有的病例可出现呕吐、腹泻、皮疹、鼻出血等症状。部分患者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咯血、肺出血、黄疸、皮肤粘膜广泛性出血、低血压、休克、肾功能衰竭、脑膜脑炎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钩体病?

  1.‌避免接触疫水‌:洪水、雨季不涉足可能被污染的水源(如稻田、池塘)。

  2.加强‌职业防护‌:务农或救灾时穿防水靴、戴手套,皮肤破损处及时消毒包扎。

  3.日常‌环境管理‌:防鼠灭鼠,猪、犬等家畜进行圈养并接种疫苗,在农作物收割前放干田水。

  4.‌高危人群预防‌:疫区居民、农民等提前接种疫苗,接触疫水后遵医嘱服用多西环素预防。

  5.‌卫生习惯改良‌:不喝生水、不吃被污染食物,接触动物排泄物后彻底洗手。

责任编辑:刘文琼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