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高温谨防热射病
2025-06-27 15:58:46 来源: 胶东在线
一、什么是热射病?
主要表现为:重症中暑,体温超过40℃。
二、热射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抽搐、昏迷、高热、转氨酶升高、肌无力、肌痛、茶色尿。
三、易感人群(经典型热射病)
①基础疾病: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少汗症、严重皮肤疾病等;
②年龄:老人、婴幼儿等;
③防暑意识不足:如因节俭选择不开空调、泡温泉或蒸桑拿时间过久等;
④超重或低体重;
⑤户外劳作;
⑥药物影响:服用某些影响体温调节的药物;
⑦特殊人群:孕产妇、卧床需要他人照顾的人群;
⑧居住环境:高温(湿)、通风不足或条件差;
⑨强烈的太阳照射:连续数日高温天气、突然升温≥5-10℃等。
四、易感人群(劳力型热射病)
个体因素:①潜在疾病:体能训练前存在急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如感冒发热、腹泻等;②体能与训练强度不匹配:难以完成训练任务;③睡眠不足:体能训练前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④脱水:训练中补水不足;⑤超重或肥胖;⑥缺乏热习服:未在相同的热环境下进行适应训练(热习服指对于热环境不适应的人在反复热刺激作用下逐渐适应热环境下的一定强度的运动直到高强度的运动)。
环境因素:强烈的太阳辐射。
组织因素:①与体能不相适应的体力作业或工作:安排的体能任务过重;②休息周期不足:室外作业或工作中途休息时间不足;③水分补充不足:室外作业或工作中饮水过少;④室外作业或工作时间选择不当:不应选择每天较热的时间段室外作业,如12:00-14:00;⑤出现轻度中暑症状未引起重视,仍然继续室外作业。
五、如何预防热射病?
重点:①避免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②避免高强度运动;③高温酷暑,老人、儿童等更要多饮水,避免在气温高时出门;④作为热射病的高危人群,户外工作者应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温下作业,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及时补水,必要时提前准备盐水和冰块。
六、一旦发生热射病现场怎么处理?
①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②及时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环境,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以利于散热,如抽搐,侧躺,可以减少身体产生的热量,有利于缓解病情;③物理降温: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使用冰袋冷敷患处,缓解发热、头晕等不适症状。
希望大家都能在炎热的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安全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