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职业人群应激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2025-04-25 10:25:00 来源: 胶东在线
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职业人群应激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1、主要症状
经历了强烈的应激性事件后,出现如下表现:
(1)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闯入与事件有关的情境或内容;
(2)倾向于逃避回忆和讨论与应激事件有关的话题;
(3)“情感麻痹”或“心理麻木”;
(4)持续增长的精神性敏感和烦躁不安。
2、职业人群是应激问题的易感人群及易感因素
(1)易感人群: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危机事件相关救援作业人员,如军人、医务人员、警察、志愿者等。
(2)易感因素:包括工作满意度低,服务时间长,意外事件的间隔时间短,更频繁地处理意外事件和从业时间长。
(3)保护因素:同伴支持、合理的组织架构和员工激励机制。
3、缓解职业人群应激问题的方法
(1)“蝴蝶拍”心理稳定化技术
技术说明:“蝴蝶拍”心理稳定化技术又称蝴蝶拥抱技术。顾名思义,就像蝴蝶一样,拍打着翅膀,又好像我们在拥抱自己、安慰自己,可以促使我们的心理和躯体恢复和进入一种“稳定”的状态。“蝴蝶拍”心理稳定化技术主要用于应激事件导致的焦虑、紧张、惶恐、缺乏安全感的状态。
技术指导语:双手交叉在胸前,中指尖放在对侧锁骨下方,指向锁骨方向。可以闭上或者半闭上眼睛。将你的手想象成蝴蝶的翅膀,像蝴蝶扇动翅膀一样,缓慢地、有节奏地交替摆动你的手,例如,先左手,后右手。缓慢地深呼吸,留意你的思绪和身体感受。在这一刻,你在想什么?脑海里有什么样的景象?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闻到了什么样的气味?审视你的想法、感受,不去评判它们。把这些想法、感受看作天上飘过的云彩:一朵云彩来了又去了,我们只需静静地目送,不去评价它的好坏。重复6~8次“蝴蝶扇翅”,直到身体平静下来。
(2)“着陆”心理稳定化技术
技术说明:当我们情绪过于激动的时候,可以使用该技术来放松自己的情绪,锚定当下,找回身心的稳定感和掌控感。
技术指导语:
①以一个你觉得舒服的姿势坐着,不要交叉腿或胳膊,慢慢地深呼吸。
②看看你的周围,说出5个你能看到的让人不难过的物体。比如,你可以说,“我看见了地板,我看见了一只鞋,我看见了一张桌子,我看见了一把椅子,我看见了一个人。”
③继续慢慢地深呼吸。
④接下来,说出五个你能听到的不让人悲伤的声音。例如:“我听到一个女人在说话,我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我听到关门的声音,我听到打字的声音,我听到电话的铃声。”
⑤继续慢慢地深呼吸。
⑥接下来,说出五个你能感觉到的不让人悲伤的事情。例如:“我能用手感觉到这个木质的扶手,我能感觉到我鞋子里面的脚趾头,我能感觉到我的背靠在椅子上,我能感觉到在我手里的毛毯,我能感觉到我的双唇紧贴在一起。”
⑦慢慢地深呼吸。

内容节选自《职业人群心理健康促进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业健康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