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点击健康 > 健康资讯

早春防蚊“三部曲”

2025-03-16 15:03:00 来源: 胶东在线

  当春风融化残雪,路面积水泛起涟漪,时处惊蛰二候,气温回升,潜伏了整个寒冬的“刺客”——蚊虫正蠢蠢欲动。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防制专家提醒:早春灭蚊投入1分力,相当于夏季灭蚊10分功!早春时节,家庭、单位和社区群防群控,防蚊效果事半功倍。
  一、早春蚊虫活动特点
  随着气温不断回升,原来藏匿于地下室、楼梯背面等避风场所的越冬蚊虫(淡色库蚊等)开始苏醒,进入活跃繁殖期。此时蚊虫活动呈现以下特征:
  1.‌吸血迫切。刚苏醒的雌蚊为卵巢发育急需吸血产卵,单次产卵量高达100-200粒。雌蚊交配一次便可依靠吸血终生产卵,单只雌蚊一生可繁衍数千后代。
  2.‌水源依赖。蚊虫卵、幼虫和蛹期均需要在积水中完成,小型容器积水(如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洼地)是伊蚊的主要孳生地‌。
  3.‌低温耐受。早春蚊幼虫生长缓慢,此时清除积水可显著降低夏季蚊虫密度,防控效果事半功倍‌。
  二、家庭防蚊双管齐下
  1.环境治理:斩断蚊虫生命链。‌
  翻盆倒罐‌:家庭阳台、庭院中的闲置容器(花盆托盘、废旧轮胎)需彻底清理或倒置存放。花盆托盘每周清干积水‌。
‌  管理水体‌:水养植物每周换水并冲洗根部,功能性储水容器(鱼缸、水桶)建议加盖密封‌‌。
  ‌2.物理防护:构建安全屏障。‌
  在居所内装置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设施‌,阻断成蚊入侵,注意修补破损缝隙。婴幼儿及敏感人群优先选择物理防蚊工具,‌使用蚊帐与电蚊拍。
  三、单位与社区联合打造无蚊公共环境
  1.开展公共区域蚊虫“歼灭战”。‌
  多数蚊虫日常活动范围半径在‌50-100米,主要通过感知二氧化碳、体温及气味寻找宿主吸血。因此,各类单位和社区组织开展专项清洁行动,清理区域内各种垃圾袋、包装袋、塑料薄膜等潜在积水容器,消除积水卫生死角,将显著降低该区域的蚊虫密度,减轻公共区域内蚊虫对工作和生活的干扰。
  2.‌重点场所防蚊于未然。
  汽修厂、公园卡丁车场等废旧轮胎多的场所,轮胎应叠放整齐,给废弃轮胎“扎孔开窗”排水,或使用防雨材料遮盖以免积水。
  公园与学校等场所,堵塞各类可能积水的树洞。
  人工湖、生态池塘等各类景观水体可以定期投放苏云金杆菌等生物杀虫剂,定向灭杀蚊幼虫而不影响鱼类及水生植物。‌
  3.重点部位专业消杀。
  对居住小区内管道井、雨水井或地下车库的集水井等无法清除积水的地方,可聘用专业机构投放灭蚊幼剂,杀灭蚊幼,预防蚊虫孳生。
  特别提示:防蚊亦防病!
  蚊虫是登革热等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早春防蚊不仅是生活质量的保障,更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举措。
  春雷响,万物长;清积水,灭蚊忙。烟台市疾控中心呼吁:抓住早春防控窗口期,趁蚊族大军尚未集结,从家庭到社区提早行动起来,群防群控消除蚊虫孳生地,共筑防蚊屏障,携手打造无蚊扰的盛夏!

责任编辑:刘文琼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