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点击健康 > 健康资讯

@市民朋友 慎食河豚鱼,小心河豚毒素中毒

2024-11-25 15:09:55 来源: 胶东在线

  河豚又名河鲀,其身体浑圆,头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有明显的门牙上下各两枚,被捕获后能吸入空气,使胸腹部膨胀如球。河豚鱼虽肉鲜味美,但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您,切勿食用河豚鱼!有剧毒!无解药!可致命!
  河豚鱼哪些部位有毒?
  河豚鱼种类繁多,其毒性的强弱与河豚的品种和季节有很大关系。河豚鱼的毒素主要分布于内脏、卵巢、血液、鱼皮、鱼头等部位,其中内脏和卵巢的毒性最强。食用河豚鱼很容易因加工处理不当导致中毒。
  河豚毒素有哪些特点?
  毒性强。河豚毒素是在自然界中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0.5毫克即可致人死亡。目前,尚无河豚毒素的特效解毒药,临床上往往只能通过催吐、洗胃、大量补液、导尿等措施,帮助中毒患者尽快地排出毒素。统计显示,河豚毒素中毒是全国动物类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非常高。
  耐高温。河豚毒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神经毒素,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100℃加热4小时仍有毒性,所以常规的烹调方式(盐腌、煎、炒、烹、炸、火烤等),都难以破坏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中毒有什么症状?
  食用河豚中毒后发病急速而剧烈,潜伏期短,短至10-30分钟,长至3-6小时。中毒起初感觉手指、口唇和舌有刺痛,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同时伴有四肢无力、发冷、口唇、指尖和肢端知觉麻痹,并有眩晕。重者瞳孔及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最后出现语言不清、血压和体温下降,呼吸衰竭而死亡。
  如何预防河豚中毒?
  市民朋友们请切记:不购买、不自行捕捞、不食用野生河豚鱼;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如果进食河豚鱼后出现口唇麻木、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进食史,以便对症治疗。

责任编辑:秦秀鹏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