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疾控流行病学调查组里的最美逆行者
2020-02-11 10:46:34 来源: 胶东在线

胶东在线2月7日讯(通讯员 刘红 王艳艳)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线,有这样一群人,接到疫情第一时间穿梭在危机四伏的医院隔离区,与患者“面对面”接触,用手中的纸、笔精准记录下患者信息,确定密切接触者范围,为控制疫情蔓延提供最可靠的依据,她们是与时间赛跑的逆行者,无论黑夜白昼。陈玉梅,52岁,芝罘区疾控中心流调三组组长,也是整个流行病学调查组里岁数最大的人。作为芝罘区疾控中心的“老大姐”,从2003年非典的时候,她就是冲在前方的一位优秀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对于疫情期间领导安排她继续在一线挑大梁,她说:“我很感谢中心领导对我的信任,我也一定不负使命”。自从进入流行病学调查组,她便一直驻扎在单位,一时一刻也不敢松懈和离开,晚饭经常就是一碗泡面解决了。大年三十晚上,领导体恤她家里有个80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再三把她劝回家。初一早上天还没亮,她便背着被子和洗刷用品来到了单位。
疫情就是命令,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就是在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晚上10点的时候,接到疫情报告,她迅速穿戴好防护装备赶到可疑患者隔离病房。“您好,我们是芝罘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您最近是不是不舒服,现在感觉怎么样了?为了您和您家人的健康,我们过来想跟您了解一些情况……”亲切的话语,让紧张不安的病房慢慢温暖和谐起来,新春佳节,谁愿意赶上这种疫情啊?只有得到患者的理解,流调工作才好开展。
等工作调查结束后,回到单位已经接近是半夜12点了,虽然有些疲倦,但是按照国家上报时限的要求,她没有停下休息,抓紧时间开始写调查报告。凌晨2点30分,提交了报告的她,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
大年初二凌晨4时35分,手机响了,刚刚睡下的陈玉梅以为又有流调任务,“忽”爬起来。一看是老家的电话,家人告诉她老家的叔叔去世了,亲人去世,母亲需要她陪着回老家啊!怎么办呢?她想了想回家最快2个小时够了。她只好默默跟领导说家里有事,请了2个小时的假,在单位门口拦了辆出租车赶回栖霞老家,跟故去的叔叔匆匆见了最后一面。路上出租车司机都不停摇头,“你们真是像打仗,有这么急吗?”劳累加伤心的陈玉梅,无心回答,只是说了一声:“是,疫情来了,就是打仗。”从芝罘到栖霞,来回近100公里,近2个小时的路程,她只在老家停留了20分钟。她说,足够了,能见上一面、能让老人们安心我就满足了。这就是一个老防疫战士,一个疾控人的言行。在家里,她是女儿,也是妈妈,但是在疫情面前,她的职责大于天。她会义无反顾地辞别亲人、朋友,奔赴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在疫情战场上,在最美逆行者中,总有她的身影。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像她一样的芝罘疾控人!他们总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人间。取消休假,放弃远行。
坚守一线,无怨无悔。
初心如磐,守土尽责。
众志成城,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