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智慧城市  >  数据产业

重庆潼南区用大数据智能化为经济社会赋能

来源:经济日报 2019-01-14 08:48

| 举报 纠错

A+ A-

  重庆市潼南区位于成渝经济区腹心、涪江之畔。风过潼南闻菜香。潼南被称作“西部绿色菜都”,这里浅丘地貌特征明显,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蔬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00万亩以上,历来是成渝两地的“菜篮子”“米袋子”,有机蔬菜更是出口到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无菌无尘种植环境、立体无土栽培、智能化的LED植物光照技术……在潼南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旭田植物工厂内,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因为“智慧温室”而变得极具特色。记者采访时注意到几个细节:全封闭的栽培室里,成千上万株蔬菜整齐排列在立体式栽培架上,青翠欲滴、长势喜人;1000平方米的厂区里,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做些简单的整理工作。

  “看着电脑屏幕、喝着茶也能种好菜。”旭田植物工厂经理彭祖刚告诉记者,工厂内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对室内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浓度等一系列环境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并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得出对植物生产环境状况的评价,“智能化管控既保证农产品品质,又省时省力,蔬菜已经销售到重庆、陕西、上海等地的高端连锁超市”。

  智慧赋能,不仅要让农产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作为世界三大顶级柠檬产地之一,潼南区的柠檬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近年来,围绕柠檬产业的全方位延伸,潼南实现了“柠檬种植—柠檬深加工—柠檬旅游”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联合阿里云、数梦工场等共同发布了“中国柠檬指数”,通过大数据算法分析柠檬市场变化和消费者的行为,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了更精准有效的市场信息。

  作为重庆传统农业大区,如何发挥优势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是潼南区委、区政府近几年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重点议题。“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潼南区委书记曾菁华说,潼南只有因地制宜,加速大数据、物联网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才能抢占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

  “智慧”花开,制造求“智”,为潼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速“快跑”。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47.97亿元,同比增长6.7%;六大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128.64亿元,增长19.5%,其中,智能手机及智能终端产业实现产值60.53亿元,同比增长40.5%。

  近年来,潼南在依靠智能化优化传统工业的同时,主动承接先进制造产业的转移,并把承接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高端环节作为培育工业的主攻方向,构建起了一个以智能制造为中心的产业体系。

  在与德通讯潼南智能终端产品生产基地,数千平方米的车间里鲜见人影,智能化生产线上,一个个手机零部件经过智能化检测和组装后,进入下一个环节。

  这是一个典型的数字化工厂,所有设备和流程均实现了智能化管控。“高度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德通讯负责人王连生告诉记者,全自动手机整机测试线实施后,每条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从原来的14人减至2人。

  与之相呼应的是,从事笔记本、手机外壳生产的重庆景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实施“机器换人”战略,每月能生产60万片电脑外壳,年产值达6000万元。公司总经理肖明辉说,引入全自动生产机器人后,大大节约了用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优良率。

  “既要补齐创新资源短缺的短板,依靠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更要集中优势资源向重点领域发力。”潼南区区长王志杰认为,瞄准智能化得从新发展理念上谋求出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寻找途径。

  在潼南高新区,这个面积只有6.82平方公里的园区内,拥有200多家科技型企业、32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6家协同创新中心,合作院校超过100所,一个以手机整机、物联网、智能穿戴等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及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正凝聚着发展的新动能,源源不断地向潼南提供着智力支撑。

  在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潼南在不断寻求着“增量”。2018年,潼南区政府与数梦工场启动了“城市数据大脑智能产业基地”建设。“潼南的‘城市数据大脑’相当于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数梦工场技术架构师武文波说,潼南“城市数据大脑”将充分融合各类政府数据、社会数据,让资源更集约,让数据会说话。

  不久前,回乡创业的潼南人鲁光德在网上提交了企业注册的申请资料。令他没想到的是,第3天就拿到了公司的营业执照。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潼南区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建设了智慧政务“云”平台,人人都可在线查询23个办事部门288个办事大项和118个子项的办事指南,并可在网上进行资料提交。

  此外,大数据智能化在潼南的城市管理中被广泛应用。比如,潼南的城管机器人对重要路段的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放等违规现象进行监控报警;城市路灯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在线开关和实时故障上报;环卫车辆管理系统实施GPS定位,有效控制清运车的作业范围、运行路线……

  “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王志杰介绍说,当前,潼南正在积极推进大城智管、大城细管,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深入融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冉瑞成王宝会吴陆牧)

责任编辑:胡金鹏

相关阅读

胶东在线微信号

胶东头条客户端

联系 智城烟台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333号烟台广电大厦18楼

电话:0535-6690009 E-mail:jdzx@jiaodo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