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市各类旅游船艇215艘
汽笛长鸣,一艘游艇飞驰在万顷碧波中。浪花朵朵,夕阳余晖撒在人们的笑脸上。这是牟平区的云溪游钓基地常见的一景。这个基地,以拥有万亩海上钓场和75亩垂钓池在国内钓鱼圈中闻名。仅这个基地,预计今年能接待至少3万人钓鱼。
在烟台,像这样的人工钓场就有10多个,仅烟台海洋与渔业局公布的,就有30个陆上和海上钓鱼基地。民间的钓场更不计其数。
仅蓬莱海钓船长老迟,就至少掌握四处沉船钓点和五个海礁钓场。
海洋的丰厚资源,也催生了烟台游艇业的迅速发展。据了解,目前烟台已有中集来福士、北方造船厂等游艇帆艇及配套设备企业10多家,涵盖了游艇、帆艇、游乐艇、游艇拖车、游艇浮桥、救生设备、渔具等产品。据旅游部门统计,目前全市各类旅游船艇215艘,年接待海上游客100多万人次。烟台海钓产业链已然成形。
重点打造20处海钓基地
与舟山、大连相比,烟台的丰富渔业资源,是发展海钓产业的最大优势。“烟台海域有生物资源779种,其中动物647种,是黄渤海海域初级生物生产力较高的海域。动物中,洄游性鱼类主要有带鱼、鲐鱼、真鲷、鱿鱼等,主要的区域性常规鱼种有石鲽、梭鱼、石斑等100余种,无论是数量、体型、集群时间上都是亚洲之最。”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负责人说,烟台海钓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猛,“必须从传统渔业中走出来,向休闲渔业深度转型。”
面对严峻的资源形势,烟台更加注重岛礁资源保护,还进一步延伸到全市的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保护。5月初,市海洋与渔业局便对所属的部分海域进行封海,组织专人下海打捞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