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新闻频道17路论坛

用影像记录生活的真实
   用文字传播烟台的力量

新型职业农民杜旭炼成记:智慧果园挺直品牌腰杆子

2020/10/27 来源:胶东在线
杜旭在果园里查看苹果长势
杜旭在果园里查看苹果长势

  胶东在线1023日讯(记者 孙宗顺 通讯员 张鑫)“你看这大苹果,闻起来真香……”22日下午,在烟台市牟平区大窑街道新福村一处60亩苹果农场里,工人正在采收苹果,果园里的大部分苹果只需伸手便可采摘下来,相比老龄果园减少了爬上爬下,省工省力。该农场今年所产苹果的三分之二已被“百果园”定购,仅留下少量自销。获得客商青睐的原因,还要从农场主杜旭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建设高标准果园的故事说起。

果园管理采用绿色防控技术
果园管理采用绿色防控技术

  2012年率先尝试矮化种植 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

  种了半辈子苹果的杜旭,没想到在自己55岁的时候还有了一个新身份——新型职业农民。有着多年苹果、樱桃种植经验的杜旭知道,农业也要紧跟形势,不断更新换代。于是,2012年,他率先将自己两亩老果园刨掉,改种矮化新品种。自从2014年开始多次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后,他的种植思想彻底发生了转变。

  看到矮化种植的新品种表现后,杜旭有了进步扩大果园面积的打算,于是,2015年,他一次性承包了60亩荒地,当年每亩地埋下一吨半有机肥,用来改良土壤。从烟台各地选购了“烟富8”“烟富10”“2001”“92-58”等矮化新品种树苗,以及“王林”“维纳斯黄金”“金帅”“嘎拉”等授粉树。

杜旭介绍苹果特点
杜旭介绍苹果特点

  “从一开始建果园,我就想做一个高标准果园。”杜旭说。奔着这个目标,杜旭在果园基础上下足了功夫,标准果树行距可以机械化作业行驶,在随后的三年里,每年都投入大量有机肥,来改善土壤,提高果品内在品质。产果第二年,在普通果园7-8月份开始落叶后,他的果园到如今还是绿叶满枝。杜旭说:“树的长势非常好,今年基本不用化肥,只用了一些季节性微量元素。”

  防控倒春寒先获预警 3小时完成60亩果园喷药

  倒春寒胶东地区果树花期的一大自然灾害,气温过低会冻伤、冻死果树苹果花,影响授粉和坐果率。2020年4月正值花期的倒春寒,让众多果农损失颇多,而杜旭在防治冻害方面却能早人一步,凌晨4点发生冻害,他早晨8点就已完成了防治措施。

工人在果园里采收苹果
工人在果园里采收苹果

  原来,杜旭的果园里设有病虫害防控预警站,其中,气温检测每小时报告一次,在家看手机便能知道果园气温情况。“4月22日和27日两次降温幅度都挺大,凌晨4点,最低温2°C,是要发生冻害的。收到信息后,我就可以尽早起来,将花朵防冻药和授粉一并用喷雾剂喷洒,提高内在质量,60亩地,我自己三个小时就完成了。”

  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杜旭深知一个现代化果园,要综合运用科技的道理,为此,他综合运用壁蜂加机械喷雾授粉、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技术,通过全套果园机械化设备的运用,果园管理达到智能化水平,化肥、农药使用量明显降低,果实品质显著提高。

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
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

  收获两年大部分销售靠预定 农场主有了新目标

  收获苹果的两年时间里,杜旭的苹果销售一直很稳定,2019年套袋10万个,一半的产量被百果园预定,2020年套袋30万个,三分之二的产量被百果园预定,80#以上苹果均价5元每斤。“当时我主动去找百果园洽谈,我们种植模式的理念很接近。他们考察我的果园后,对我的日常管理都有监督,符合他们的要求,品质得到他们的认可,才顺利实现合作。”杜旭说。

  与多数果农管理模式不同,杜旭至今还未落叶的果园采摘时间也较晚,集中在霜降前后采摘,晚摘半个月,更利于糖分积累,提升口感。杜旭介绍,果园所产苹果糖度在14.5-15.5之间,获得了更高的市场认可度。杜旭自留的苹果销售则依托朋友圈销售,主打“增富山”品牌,且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

采收后的苹果
采收后的苹果

  近两年,杜旭不仅引领周边千余亩果园管理者注重品质化种植,还接待全国各地农场主前来取经,被评为国家级农民田间学校。对于未来,杜旭说:“我们自销的苹果不愁卖,光朋友圈这一个渠道就够了。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好果园管理,打造口碑,打造自己的品牌,我们有信心。”

  当下,烟台正大力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杜旭的牟平区增富山家庭农场,为全市果农老龄果园升级改造和现代果园打造提供了备选样本。

责任编辑:尹伟华
2002-2016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