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4月29日讯(记者 王海超 许加薇 通讯员 张倩)在牟平分局治安大队人口与出入境大厅,疫情带来的是一年中少有的冷清。可冷清却不冷场,没人不代表没有业务。从大年初三到现在,持续的疫情防控工作,将出入境工作推向了风口浪尖,张力诚一天也没休过。不知是接听电话太多还是焦虑,他最近患上了中耳炎,每天要靠滴药水缓解。
24小时在线,每天接百个电话
“就张科一个男的,带着我们六七个女的,你想想吧,他得有多累!”
“哪天都得上百个电话,下面派出所窗口解答不了的,只能他解答。”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经常这么跟我们说。你看他桌上那些纸,都是每天随手记下的要干的事,做一件划一件。”
这是一群90后女民警眼中的80后“领导”张力诚。随意调侃中,却满是欣赏和尊崇。
4月24日上午10点钟,一会儿工夫,张力诚手机、办公座机已经来回切换不下十次。

“实在不好意思,电话得马上接,那头基本都是有群众在等着答复。”今年38岁的张力诚,是烟台市公安局牟平分局治安大队人口与出入境管理科副科长。11年前,刚踏进这里的他可以自豪地跟别人说,“我是年纪最小的”。如今,大伙说起来,只剩一句“他是活最多的”。
张力诚所在的科室包含出入境和户籍两大业务口,工作不仅繁杂,且事关每一名公民的切身利益。由于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窗口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公安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为科室大都是女性,80后的张力诚便成了主力,承担起了科室大部分的工作。

为方便群众直接将反映诉求,他将自己的手机公开为24小时服务热线,科室座机电话设成业务监督电话摆放在全区16个户籍窗口,始终站在窗口最前沿,面向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在一线窗口民警看来,只要张力诚“在线”,没有解答不了的问题,没有回应不了的诉求。
数据是最好的诠释:牟平分局出入境窗口年均受理量万人次,业务成绩始终名列全市前列。
疫情防控冲一线,业务服务不打烊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出入境工作愈发严峻。

按照上级要求,张力诚第一时间对16个户籍派出所窗口服务工作进行调整,并积极向社会公布公开工作预案,保证疫情期间服务不打烊。积极开展全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排查管控工作,并通过分局公众号和牟平区广播电台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发放《致全区人民一封信》,发布《牟平公安分局疫情防控期间加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排查管控工作的通告》。
同时,对辖区境外人员逐一摸排,建立一人一档,截至目前共摸排境外人员103名,摸排牟平区山东籍出境人员4645人次,详细确认人员拟回国情况。先后4次参与转运韩国归国人员工作,转运人员40余人。
自制户口管理资料汇编,被称“葵花宝典”
没错,就是这样一个事无巨细,对出入境、户籍大小政策了如指掌,对百姓有求必应的窗口民警,曾经还是个血气方刚的一线刑警。2006年大学毕业后,张力诚就分到了牟平分局刑警大队,跟着师傅们办案。“师傅们都是办案能手,而且我学的也是这个专业,学得快,进步也快。”
而3年后,面对新工作的张力诚,却如同一张白纸。“以前干刑侦,基本都提前安排工作,有心理准备。现在,面对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每天都是未知数,工作性质完全不一样。”心里没底,怎么办?
学习,学习,再学习。
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张力诚靠的就是不断学习。为便于派出所户籍业务操作、强化执行力,他根据中央、省市户籍管理规范自行制作了《牟平公安分局户口管理资料汇编》,印发了全区统一的《首问责任单》和《“一次办好”户籍高频事项材料清单》,全区一盘棋。

城市购房入户、三投靠、投资经商兴办实业落户、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容缺受理……从2014年至今,《牟平公安分局户口管理资料汇编》已印发4版,内容增至22项,成为业务窗口民警人手一份的“葵花宝典”。
最常见的办理规范,最新的政策解读,不仅提升了民警的业务水平,老百姓满意度也更高了。“张科每次都给我们培训汇编上的内容,熟练掌握后,面对老百姓的问题,解答起来也更流畅。像容缺受理的增加,就可以让老百姓少跑腿。”牟平分局政府所窗口民警王宁宁笑着说。
在张力诚的电脑业务盘上,30多个文件夹里的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岁月磨去了傲气棱角,但那份敢于吃苦较真不服输的品质,愈发坚毅。为了更好适应本职工作和出入境形势发展的需要,张力诚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大量的涉外法律法规,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有效维护了牟平区出入境秩序。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被评为“全市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先进个人”“全省公安机关奥运治安保卫攻坚战先进个人”“全省优秀户籍员”“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烟台市政法系统青年卫士”。张力诚所带领的团队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达标文明窗口、省级文明窗口、全省优秀户籍室、烟台市青年文明号、烟台市巾帼卫士楷模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