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姜景阳 实习编辑 单煜媛)在“品重烟台·‘遗’展风采”第四届青少年非遗创新大赛与“品重烟台·绘AI新梦”第三届青少年书画比赛中,烟台一中两校区学子表现优异,共斩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5项,以绝对优势领跑全市中学组。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5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创下传统文化赛事新纪录。



社团赋能 以美育人
在全面加强美育工作的政策指引下,烟台一中始终秉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理念,先后成立剪纸社、掐丝珐琅社、书法社、绘画社等传统文化类社团,构建起“一纸一剪、一铜一釉、一撇一捺、一笔一画”交相辉映的美育格局。


学校不仅提供专业工作坊、配备专职指导教师、开辟专用展评空间,还将社团成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非遗与书画教育注入持续动力。对学生而言,这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学习,更是文化自信的培育和工匠精神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教育中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赛事磨砺 匠心筑梦
剪纸社作品《盛世欢歌》,将新时代的自信与从容凝铸于彩纸之上;掐丝珐琅社创作的《脸谱》,金丝缠绕、釉彩交融,梦幻色调中萦绕果香。书法社坚持“日课百字,磨墨三升”,以笔墨与经典对话;绘画社融合传统水墨与数字版绘,让国潮艺术插上AI之翼。学生在“做中学、创中悟”,以指尖温度唤醒千年技艺;于“墨中舞、绘中歌”,用腕底春风晕染万里河山。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师生的心血,展现出非凡的专注力与创造力。



部分作品展示
传承不止 未来可期
参赛归来,同学们深切体会到:非遗并非陈列于展柜的标本,而是流淌在掌心的温度。烟台一中以美育为土壤,让中华文化在青春指尖薪火相传、星光长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