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教育要闻 > 中学要闻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构建“班·学·团”一体化育人模式

来源:胶东在线  作者:   2025-11-13 15:24:32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王志辉 实习编辑 单煜媛)近日,烟台城乡建设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变革。面对中职学生特有的心理发展需求,学校创新构建“班·学·团”一体化育人模式,将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十条措施》细化为具体可行的教育实践。

  在烟台城乡建设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中,育人举措渗透校园生活各环节:学生服务中心开设便捷窗口提供及时支持,49 个特色社团绽放活力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一生一案” 精准记录成长轨迹,保障每天不低于 2 小时的体育活动强健学生身心。这套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无缝嵌入校园角落,正悄然重塑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动图景。

  模式创新:从传统管理到生态化育心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学生身心健康这一核心支柱。长期以来,中职教育面临着独特的心理育人挑战。烟台城乡建设学校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在品德、学习、生活、性格方面存在共性特征:道德认知需引导、学习动机待激发、生活习惯要规范、自我认同感不足。

  更为深层的是,传统的“家长式”“保姆式”“警察式”等班级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自主发展需求。针对这种情况,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蔡沐禅提出破局之策:“真正的教育必须触及心灵。”

  2023年2月,学校创新提出“班·学·团”一体化管理模式,将班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和社团融为一体,通过搭建自主发展平台、强化集体归属感、培养“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直指中职学生思想、心理、行为模式的新特点。

  经过12个班级试点成功后,该模式于2023年8月在全校116个班级全面实施。一年后,这一模式已走向甘肃临夏、山东临沂等地的多所中职学校,实现从本土实践到跨省推广的跨越,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品牌。

  深度融合:“班·学·团”实践精准对标十大举措

  随着教育部《十条措施》的发布,学校发现,“班·学·团”模式与之高度契合,实现了校本实践与国家要求的深度融合。

  对标“缓解焦虑”,学校从疏导职业迷茫与信心重建入手,聚焦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重塑自信、明晰职业方向,通过“小目标达成”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体育锻炼成为育人育心的重要载体。学校创新实施分项目体育课程教学,开设5个体育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设立14个体育类社团,近600名学生参与。在烟台市首届市直学校体育联赛中,依靠团队精神和奋力拼搏,学校篮球队、足球队双双夺冠,并荣膺团体总分第一名。

  “一生一案”成长记录本是学校精准育人的亮点之一。各班系统梳理学生的性格特质、行为习惯,让班主任能够依据学生特点,在“班·学·团”体系中为其找到适配角色。这套记录系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聚焦情绪波动、行为转变等隐性成长轨迹,成为家校沟通的重要依据。

  学校构建起“学校—专业部—班级—个人”四级心理健康预警网络。班级设立心理委员,经过专业培训后承担心理状况观察、知识宣传等职责,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层力量。

  “七色光社团联盟”实现“生生有社团”全覆盖。心灵彩虹社开展正念冥想、心理游戏等活动;Freestyle篮球工坊等艺体类社团帮助学生释放压力;3D打印社等科技类社团提升学生成就感……

  健康用网,净化成长环境。通过全面管控学生的手机使用,营造绿色用网环境。学校建立三级家长委员会体系,通过微信群不定期推送家庭教育知识。班主任发挥核心纽带作用,协助家长理解子女情绪产生的深层原因。学校联合卫健部门、高校专家开展专业辅导,共同织就学生心灵的安全网。

  特色创新:本土化实践与暖心探索

  学校的探索不止于制度,更在于充满温度的特色实践。

  目前,学校已为3100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30余名学生接受了个体咨询和辅导。

  学校全面升级“心育空间”,精心打造个体咨询室、宣泄室、团体活动室等,为学生提供专业服务。个性化服务同步跟进,学生可预约心理老师进行一对一咨询,学校每周三下午开展主题沙盘游戏和OH卡活动。

  学校全面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探索开发“AI心理助手”、建设“智能减压室”等数字化平台,为学生提供即时心理支持与情绪疏导服务。

  学校每学期举办校园心理剧展演活动,师生自编自导自演,聚焦社交焦虑、学业压力等现实议题。建工部的《心墙》传递“打破心墙、勇敢求助”理念;机电部的《笔尖下的星光》展现学生克服自我怀疑的成长历程,这种沉浸式体验实现了“演剧育人、观剧成长”的心理教育效果。

  校长蔡沐禅亲自走上讲台授课,推出《观照·成长》电影赏析课程,通过“观影——悟心——践行”闭环模式,引导学生运用情绪识别、共情体验等心理学方法提炼心理感悟,助力学生纾解成长困惑。

  学校育人生态持续优化。先后获评“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健康教育基地”等称号。

  部门协作呈现立体化格局。学校联动卧龙派出所、教育局构建“校园—社会”立体化发现网络;联合疾控中心、医院开展健康科普活动10次;邀请专业机构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服务28次。

  学生心理素养显著提升。数据显示,83.5%的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情绪日记、腹式呼吸等心理技巧。188名班级心理委员成为基层心理观察与疏导的重要力量。心理危机发生率持续下降,学生在技能大赛、体育竞赛中屡获佳绩,涌现出多名全国技术能手。

  展望: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图景

  一位刚参加完OH卡活动的学生分享道:“在这里,我找到了表达自己的勇气。”这句话或许正是“班·学·团”模式取得成效的最佳注脚。

  从2023年的初步探索到如今的全面推广,这套管理模式通过对学生个体需求的精准把握,将《十条措施》的要求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教育实践。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的“班·学·团”一体化管理模式,不仅为《十条措施》的落地提供了生动注脚,更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深刻探索,让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职业成长实现了同频共振,回归教育最初、最永恒温暖底色的美好愿景,为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初审:杨琳
复审:石一鸣
终审:孙玲姿
胶东在线小记者团报名
  • 男  
  • 咨询电话:6785672
招生资讯更多
培训帮更多
新闻排行
  1.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烟台十四中联动开展思政一体化教学研讨
  2. 烟台二中首次出征全国青少年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荣获佳绩
  3. 逐梦赴山海 扬帆向未来|烟台一中举行高三学子成人礼
  4. 12000个优质岗位!烟台理工学院举办2026届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
  5. 历史性突破!烟台理工学院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总决赛获银奖
  6. 烟台中小学航空航天主题培训在益文小学启幕 赋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7.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月展示活动中获佳绩
  8. 烟台一中女子足球队在“省长杯”中首获佳绩
  9. 烟台理工学院高新校区拉开建设序幕
  10. 烟台理工学院董事长实地考察调研高新校区建设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