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教育要闻 > 中学要闻

北大附校烟台学校学子开启研学之旅 感受科技魅力

来源:胶东在线  作者:   2025-10-28 13:54:58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曲慧颖 实习编辑 单煜媛 10月26日,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烟台学校的学子们共同携手开启了一场别具意义的研学之旅。他们走进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与国家深海基地,沉浸式感受高等学府的魅力、深厚底蕴与浓郁的科技氛围。

  在青岛鳌山湾畔的“蓝色硅谷”核心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与国家深海基地比邻而居,构成了一片知识与创新交融的沃土。同学们刚踏入山大就被美丽的校园环境所吸引,被空气中浓厚的历史氛围与学术气息所包围。这里有古朴典雅的建筑,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犹如知识的宝库,等待着同学们去挖掘。

  第一站:博物馆里的“科学课堂”

  研学首站,大家来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全国高校中唯一的历史考古类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单体面积最大的高校博物馆。这座以甲骨文“鼎”字为造型、取“鼎承古今”之意的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守护者,更是文明的传承者。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在文物陈列间回响。当泛黄的老照片讲述百年学府的故事,历史的厚重与学术的传承变得真切可感。齐鲁大地,这片孕育中华文明的沃土,承载着五千年历史的厚重与辉煌。步入山大青岛校区博物馆的文韵齐鲁展厅,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每一件静静陈列的文物,都在诉说着跨越千年的文明故事,散发着永恒的历史芬芳。

  从焦家遗址的陶器到大辛庄的青铜器,从月庄的石器到仙人台的玉饰,这些来自齐鲁大地重要考古遗址的珍贵文物,构建起一部立体的文明史诗。它们或朴拙或精美,却都以最真实的姿态,将先民们的智慧结晶与生活印记娓娓道来,让同学们在方寸之间领略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壮阔历程。

  通过参观,大家了解了山东大学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变迁发展;探索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先人的智慧与情感。同学们从龙山黑陶的细腻纹路中读懂先民智慧,在商周青铜的斑驳锈迹里触摸文明脉络,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之情,感受那份属于华夏儿女的骄傲与荣耀。

  恐龙展厅的巨型恐龙骨架与互动演化模型生动诠释了生命演化的壮阔历程。科学发掘、复原的展品与精心布置的场景,带领同学们穿越到亿万年间的不同时空中,探索恐龙生命的生存之谜,打造了一场横跨亿万年时空的生命史诗。借助前沿科技手段与沉浸式场景设计,展览将带领同学们穿梭于地球生命演化的关键节点,揭开恐龙物种在生存竞赛中的智慧与奥秘。

  第二站:深海探秘——邂逅“大国重器”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是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是“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和“深海一号”“向阳红”号海洋考察船的母港,负责管理国家深海科学观测网和深海基地,为深海科学考察和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站在深海基地的码头上,望着无垠的蓝色海洋,同学们聆听着“蛟龙”号的故事。走进“深海之窗”展厅,大家瞬间被眼前的深海装备和模型吸引。

  通过展板、沙盘、模型、多媒体、样品等多种形式,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我国深海探测的艰辛历程与伟大成就。讲解员生动地讲解,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神秘的深海世界,成为深海探险的一员。

  “深海车间”内,一比一的“蛟龙”号模型巍然矗立。工作人员耐心解答每一个好奇提问,并详细讲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历程。这些“大国重器”展现了中国在深海科技领域的前沿探索,也让同学们对海洋科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每一件展品都是一堂生动的国家荣誉课和科技启蒙课,同学们用指尖触摸到民族的深海雄心,深刻领悟“科技是经略海洋的第一动力”。大家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心中点燃了创新火焰与报国热忱。

  研学感悟

  高三(5)班  于海悦

  穿梭于四个场馆之间,我清晰地感受到学科壁垒的消融。在考古馆需要用化学知识分析青铜成分,在恐龙馆需要地理知识还原古气候,在校史馆需要文学素养解读前辈手稿。这种跨学科的联动让我明白:真正的学术创新往往发生在知识的交汇处。山东大学将人文、理学、工学融于一体的格局,为我打开了“大学教育”的立体认知。

  高三(5)班  陈泓颖

  山大青岛校区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像一位沉默的讲述者,带我领略中华文明的璀璨。在“甲骨文展区”,那些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让我惊叹古人智慧的深邃。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对历史课本中的抽象概念有了具象理解,更让我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意义——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与过去对话的桥梁。在国家深海基地我同样深刻体会到每一项大国重器的诞生,都离不开国家战略的远见和科技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高三(1)班  张良浩

  踏入国家深海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蛟龙”号模型瞬间点燃了我对深海的向往。它的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十余年的心血。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一项大国重器的诞生,都离不开国家战略的远见,和科技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作为高中生,我第一次将课本上的“科技创新”与如此具体的国家工程联系起来,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高三(2)班  史俊颢

  站在“奋斗者”号模型前,我思考着个人理想与时代使命的关系。深海探索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从材料科学到人工智能,从海洋生物学到地质学。这让我意识到,高中阶段的各科学习都是未来参与国家科技事业的基础。这次参观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的学业规划,激励我将个人兴趣与国家需要相结合,为未来投身科技创新积蓄力量。

  历史可触可感,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基因;生命不仅是课本定义,更是跨越亿万年的接力。此次“寻迹山大·逐梦深蓝”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对知识的探寻,更是一次科学与梦想的碰撞。北附学子们用眼睛观察科技的力量,用双手触摸知识的温度,用心感受探索的激情。大家不仅切身体会到了“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山大精神,更深刻体会到了我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增强了未来探索科学殿堂、遨游无涯学海的信心,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初审:杨琳
复审:石一鸣
终审:孙玲姿
胶东在线小记者团报名
  • 男  
  • 咨询电话:6785672
招生资讯更多
培训帮更多
新闻排行
  1.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烟台十四中联动开展思政一体化教学研讨
  2. 烟台二中首次出征全国青少年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荣获佳绩
  3. 历史性突破!烟台理工学院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总决赛获银奖
  4. 12000个优质岗位!烟台理工学院举办2026届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
  5. 牟平育英艺术中学学子旅美女高音歌唱家于冠群归母校叙艺情
  6. 烟台市市直高中教研联盟联合教研活动在烟台四中举办
  7. 逐梦赴山海 扬帆向未来|烟台一中举行高三学子成人礼
  8. 烟台中小学航空航天主题培训在益文小学启幕 赋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9.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月展示活动中获佳绩
  10. 烟台理工学院4部教材成功入选省一流教材!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