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王志辉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14日,烟台城乡建设学校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班·学·团”一体化育人模式走深走实,召开“七色光”社团联盟指导教师工作会议。

一、聚焦核心:明确社团发展四大“战略”方向
德育处主任陈辉引用“明远四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围绕“班·学·团”一体化育人发表讲话,从四个维度明确社团建设核心任务,为新学期社团工作定调领航。
一是全面推进社团课程化改革。自下学期起,将社团课程开展时间全校统一化,逐渐实现社团从课外活动到必修课程的根本性转变,确保“一生一社团”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是构建社团质量“全链条保障机制”。建立“指导教师考核激励体系”,将社团指导工作纳入教师评先树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成立社团质量督查小组,通过“月度抽查+季度评估+年度评优”三级督查机制,对活动计划方案、开展情况、成果转化等进行全流程监管,对人数规模不足、活动开展不力的社团实施“整合优化”,保障社团建设高质量推进。
三是开展破解社团发展“痛点难点攻坚行动”。针对学生学习、实习实训与社团活动时间冲突、跨专业社团协作不畅、一人多社等问题,学校将陆续出台《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社团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供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和系统解决方案,为社团健康发展扫清障碍。
四是周密部署社团纳新工作。根据学校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社团纳新活动的通知》要求,启动2025年社团纳新活动。各处室、各班级要抓好宣传动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特长与发展需求理性选择。各社团指导教师须提前筹备展示内容,精心设计互动环节,确保纳新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展望未来:开启社团育人“新征程”
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学校社团建设正式从“课外活动层面”迈向“系统化育人层面”,为“班·学·团”一体化育人模式提供了重要支撑。学校将以社团课程化改革为抓手,持续深化“班·学·团”一体化育人实践,让社团逐渐成为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孵化器”、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窗口”、连接校园与社会的“纽带”,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时代新人贡献建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