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教育 > 教育要闻 > 中学要闻

青华中学|两年露峥嵘:不为清华,只为中华

来源:胶东在线  作者:   2022-05-24 08:54:00
A+A- |举报纠错

  01“爸,格局低了”

  这是一段烟台青华中学家长和孩子的对话:

  “儿子,一定要好好学,看看现在找工作多难,考不上好学校,就找不到好工作。”

  “爸,格局低了,考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我并没有想太多,就想着怎么成为国家和民族需要的科研人才。”

  短短两年时间,新青华的好多学子,都有了类似的“种子”价值观。

  “上学期期末考试,无论是优生绝对数,还是进步率,青华都大放异彩,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家长,都好评如潮。”每次见到校董于范易,记者总会被他的情绪感染。他的声音不大,语速也快,但是字字句句都充满力量。尤其是提到孩子们,提到青华未来,提到家国情怀,眼里全是光。“让每一个孩子,能考烟大的考上山大,能考山大的考上北大,都能保值增值。”

  站在烟台看山东,站在烟台看全国,省内如历城二中、胜利一中、省实验中学,省外如深圳中学、上海中学、人大附中,只要人家做得好的地方,青华统统“拿来主义”。反过来,站在山东看青华,站在全国看青华,凡是青华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都要照着人家好的地方改进。于范易特意强调,为什么不说站在烟台看世界。因为,深圳中学等名校,教育理念和水平一点不比国外差,没必要崇洋媚外。对标深圳、上海、北京的好中学,就足够了。

  “老丛,你看没看高一(1)班门口贴的照片?”

  “扫了一眼,没仔细看,咋了?”

  这照片有道道啊。

  这20多个孩子,都是要报考清北的。其中,多数又要考北大,因为北大的数理化基础学科实力雄厚。这些孩子都想致力于基础学科研究,将来成为某个领域领军人物。他们最大的特点,还不在成绩上,在于每张脸上都很阳光和自信。

  我一定行,我一定能。他们现在心里想的,不再是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娶个好媳妇,真的就是,我要成为某个科研领域的领军人物、拔尖人才,甚至要成为袁隆平、钱学森这样的国家栋梁。

  于范易对国家教育层面的大政方针了如指掌。继清华推出“丘成桐数学班”,九年级到高三的学生均可直升清华大学“本硕博”,不需高考。春节前,北大又发布“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九年级到高三的学生,也不需高考,就可直升北大“本硕博”。再加上好多双一流大学的强基计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青华中学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党指哪,我们打哪,国家需要的人才就是我们培养的方向。”于范易说,青华现在努力做的,就是通过七年一贯制、奥赛、清北名师言传身教等等,树立孩子的家国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终生前进的学习能力。建国一百周年时,这帮孩子都40岁出头,正是出业绩的好时候。

  “出几个院士、科学家,出几个袁隆平、钱学森那样的国家栋梁,就是青华永恒的培养方向。”

  02三份卷,三种思维能力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刘校长曾经带领过其他学校创造过多年辉煌,每年都能考七八个清北。

  新青华两年焕然一新,蒸蒸日上,每一个管理细节都浸润着他的心血。

  他讲,双减,减的是校外辅导班,减的是课业负担。这种大背景下,学校之间的竞争,就变成了学校资源的竞争。哪些学校拥有资源多、全、强,在竞争中必然胜出。以青华为例,七年一贯制培养,都是小班制,平均每班不到30人。对于一些奥赛学生,需要什么资源,就配备什么资源,经常是一人班、两三人班,好几个老师服务一个学生,在全省都少见。

  “长期以来,为什么有些初中学得不错的孩子,一入高中却一落千丈,就是没有衔接得好。”刘校长讲,去年中考,7年一贯制班级最低分也近700,但其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浑身上下的精气神,都远超这700分,上高中一点不打怵,且经过半年高一,成绩还在呼呼直上。“当然,在青华,成绩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德智体美劳都是标准。”

  刘校长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高一男生,每天晚上最后一个走,从5楼到1楼,所有的教室、走廊、卫生间灯都要检查一遍是否关闭。也没人要求他这么做,只是因为有一次班主任强调关灯这事,他就成了全楼义务关灯人,且乐此不疲。事很快传开,根本不用号召,好多同学都成了志愿者。一个人引领一个班,一个班引领一个级部,一个级部引领一所学校。回到家也是这样,孩子引领父母,家庭引领社会。这样,氛围就好了,格局就大了。

  这两年,很多小细节,已经内化成孩子们一种习惯。下课没有吵闹声了,有同学相互间小声的讨论声,有同学悄无声息捡起地上的纸,有班干部讨论一些班级工作。哪怕是大课间操场集合、跑操前的两三分钟,不少同学也都举着个小卡片,背几个单词。

  刘校长还讲了一个卷面训练的故事。

  有学生同一学期三次考试,三份试卷,就是一个思维训练过程。月考80多分,字迹有点乱,有涂改;期中90分出头,字迹规整很多,少涂改;期末97分,字迹整齐,无涂改。这就是半年不断强化训练的结果。

  卷面字迹、符号是否工整、标准,是否有涂改,就是思维能力的直接体现。那些思维灵活、缜密的学生,答卷都是一气呵成,干净利索,只要有涂改,就说明思维出现过障碍。卷面训练,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缜密程度。好多科研领域,面上的东西,大家都能看到,科学家要想捕捉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点,靠的就是严密思维能力。这几年,大学课改、中学课改,为的就是选拔培养高科技领域的科研人才。

  “青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定要站在国家、民族急需人才的高度。对于一些好苗子,就是要从中学就训练严密思维能力。”

  03晚自习跑圈的孩子成绩都不差

  刘校长有些感慨,中国教育多少年步入一个误区,为什么现在奇缺高端人才,就是培养路径有些反了。

  数学不好补数学,语文不好补语文,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盯着孩子们的缺陷,去查漏补缺,而没有从正向找到一个支点,撬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能力。比如说,一些孩子初中英语一塌糊涂,有的只能考一半分,但到了高中,放弃英语学日语,大家都是零起点,不少孩子都能考上140多分。通过这一门日语的突飞猛进,成绩斐然,再加上奥赛打开思维、课堂课间各种规范等等,其他学科也都信心倍增,也都开窍了,期末成绩都全线飘红。这就是一门日语撬动整个学业,反过来,若还是英语不行补英语,那还是越学越不爱学。

  再比如说体育课,什么课都能停,就是体育课不能停,每个级部都配备三个以上体育老师。每天两个大课间跑8圈操(上午4圈、下午4圈),至少3200米,再加上其它课间、体育课的运动量,比一些特色学校“一天一节体育课”运动量大得多。孩子们感冒越来越少了,且把体育精神内化为抗挫折能力、学习意志。

  “老丛啊,不信你晚上去操场看看。”

  晚自习课间,你看着那些围着操场默默跑圈的孩子,随便拦下一个问问,成绩至少都是中上游。为什么,很简单。能主动锻炼身体、磨练意志的孩子,他们还能怕失败吗,他们还能怕学习上的困难吗。有教有育是道,有教无育是术。好的教育最终都殊途同归,要落在“育”上。通过德智体美劳的各种“育”,给每个孩子植入一粒家国情怀的“种子”。通过孩子们任何特长上的支点,翘起学业,撬动人生。

   04奥赛名声越来越大

  青华的奥赛,在全省名声越来越大。

  无论是清华的丘成桐班,还是北大的物理卓越班,都是选拔天赋少年,一般都要走奥赛路径,这就需要超一流的奥赛师资。

数学奥赛
物理、化学奥赛
生物、信息奥赛

  于范易说得更来劲了:青华的奥赛师资,已经成梯队、成体系,每个学科至少配备三名以上教练,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年级。以数学奥赛为例,外面培训班一节课至少150元,周末上四节就是600元,一年下来就是两三万。而在青华,全免费。不仅本校生免费,非本校、只要想学的孩子们(小学生也行),周末都可来学。名师出高徒,也就一年时间,就出成绩了。

  2021年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山东赛区中,青华学子共获得一等奖6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17人,烟台市遥遥领先。特别是高一的于浩洋同学,在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银牌,实现了烟台数学奥赛历史上的重大突破。

  于范易说,好多家长都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聪明的孩子才能学奥赛,实际上反了,是学奥赛让孩子变聪明了,这才是学奥赛真正的意义所在。

  如初一(21)班,26个孩子,都有同一个爱好:奥赛。有爱数学的,有爱信息学的。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不但学了奥赛知识,其他文化课都很好。班主任赛燕妮老师也非常认同于范易的说法。奥赛打开的是思维,不仅仅对于数学和信息学,对于语文、历史、政治等文科课程,都有活学活用、触类旁通的意义。全班几乎都要报考清北,于范易誉为“烟台最牛班”的高一(1)班,也都学奥赛。

  班主任贾建广也颇为自豪:去年期末考试,烟台市前90名,班里就有7个,一共才27个人。教这样的班级,教这样的孩子,能没有成就感吗。要承认,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孩子,初中四年,太长了。他们完全可以提前学完初中课程,剩下的时间,选修一些高中课程和强基课程。这不是在人为拉大学业差距,而是更好地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尖端人才。

  贾老师介绍,这帮孩子,一般都会提前选修部分高中课程,这样高中时就会挤出一些时间,这就为特长发展提供了机会。比如远足活动,爬朱雀山、游养马岛等,每学期都要组织一两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增强同学间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元旦晚会、毕业典礼等等,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老师就不参与,策划、节目、主持人、PPT等等,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老师们也都惊讶发现,好多孩子除了学习,还有那么多特长和本领。

  课堂教学,也一改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让学生参与教学中来。成立各种各样学习小组,让学生自己讲,练口才、练思维。贾老师特别感慨的是,没有大环境齐步走,靠几个老师、几个班级、几个领导,肯定不行。

  为什么?“孩子们就不干,眼睛雪亮着呢。”比如说,营造课间不要吵闹、要有事干的氛围,若就几个班级这么要求,孩子们肯定就会问:为什么别的班可以,我们班就不行。所以,两年青华的脱胎换骨,靠的是各方各面的步调一致。

  硬件上去了,好的师资引进了,科学严密的管理成体系了,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拧成一股绳了,肯定一日千里。

  05高一(16)班的两座山

  于范易多次提到,青华面向的是每一个孩子,基础好的要更好,要参加奥赛,要冲清北,基础不好的也要变好,要进烟台市两万名(预估本科上线)。

  班主任王春晓老师的讲述也就一节课时间,几度停下来,因为眼圈红了,记者和赛燕妮老师,也擦了好几次泪。

  高一(16)班,是青华最“普通”的班,好多孩子初中就跟不上了。毕业于山东大学的“王姐”(学生们的爱称),原本是该班级的副班主任,任职为正班主任,可谓受任于非常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就一个学期,“王姐”把这个老大难班级带出了精气神,带出了一颗颗感恩的心,带出了初闻涕泪满衣裳。

  她是怎么带的。也很简单,就是真正当自己是这47个孩子的“姐”。“凡是6点25分,我王春晓若没出现在教室门口,你们都不用来了。”从这句话一出口,冬季黑咕隆咚的早晨,总能看到她迈向班级的身影。教室也挂上毛主席像,“王姐”带孩子们重点学《愚公移山》。高一(16)班有两座大山,第一座是懒散山,第二座是不守纪律山。“庄稼长高了,自然就不长草了。我们就是要不停地学,没有时间去懒散,去不守纪律。”期末考试,班里原来全烟台市前两万名一个没有,一下子涌出了十几个。

  有个一米八多的大块头男生,放学走过“王姐”讲台前,突然仰起脖子,哇哇大哭,“我终于考好了。”还有两个同桌男生,抱在一起一个劲地蹦,王老师的泪也哗下来了。“说实话,再多半个月,不用孩子们倒,我就倒下了,真撑不住了。”王老师指了一下头,没接这个班之前,没有一根白头发,这半年竟然长出零星的。但是,一看到成绩,一看到孩子们那种高兴的哭,什么都值得了。

  爱是相互的,47个孩子也都把王老师当成了一个“姐”。

  上学期只有一天,王老师重感冒,没爬起来,她电话给副班主任,让他替自己站了一回。几个宿舍舍长开了个小会。晚上谁都不能说一句话,让值班老师抓着,“王姐”又不放心,又要查宿舍了。她身体弱,又感冒了,摔着更麻烦了。“谁说话,就是跟全班作对!”那连续几个夜晚,高一(16)班的宿舍,一点声音没有。

  王老师有个大茶杯,每天孩子们都抢着倒,有的干脆拿着杯就跑。下雪天扫雪,男生们都抢了工具,且不让一个女生参与,“这是男人干的活。”

  于范易对这个班级也格外“关照”,经常去讲话、鼓劲。一个女生跟王老师说:“再不好好学,觉得不但对不起家长,更对不起校长。”

  “我太爱这帮孩子了,他们情商都挺高的,每天都能听到他们拔节长大的声音。”王老师采访结束,站起来走的时候,那柔弱的背影,每一步却踏得记者肃然起敬。

  06高二(2)班的“神”

  说一口字正腔圆普通话、形象酷帅的曲华祥老师,是栖霞走出来的北大硕士,也是青华中学30多个清北高材生中的优秀代表。

  他考北大硕士本身就很励志。一共招7个,6个是北大保研,只给全国考生一个名额。结果,他就考成了这样:笔试第一(比第二名高29分)、面试第一,最终以全国第一昂首进入北大地理科学学院。

  清北高材生,不仅是学习好,还多才多艺,曲老师也不例外。2021年元旦晚会,他跳了一段机械舞。技惊四座,掌声雷鸣。翌日上课,一进门,学生们都喊着“来一段、来一段”,曲老师手脚、身姿瞬间灵动起来,几个动作,又是“哇”声一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大一迷上了机械舞,每天下午练好几个小时,一直练到读研,“功力”可想而知。据此,曲老师成了学生励志“教材”。

  开运动会,每个班组一个队,跑接力,老师们也组了一个队,重在参与。曲老师倒数第二个接棒时,老师队名次正好也是倒数第二,可是就这一棒下来,曲老师飕飕跑成了正数第二。岂不知,他的百米速度在11秒38左右。更不知,他从初中就在腿上绑沙袋,他也是个体育迷。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他经常在班上讲,考大学就是为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说兴趣、爱好,考的大学越好,越利于追求兴趣、爱好,越利于把兴趣、爱好当成职业和事业来做。

  每个周一晚上,曲老师都要放一个211、985大学的宣传片。“让孩子们放松一下,也开开眼界,盯住目标。”曲老师带的高二(2)班,高手如云,在目标的引领下,孩子们私下说的最多一个字:卷。

  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温室里,一些孩子心理压力还是挺大的。为了让孩子们能在风雨中成长,曲老师至少每个月全班都要谈一遍话,有的甚至谈五六遍,给予孩子们心理疏导,兴趣诱导,生活指导,全面化解孩子们的心理问题。

  “今天引导得好好的,他也感觉很好,明天可能又有问题了,要不说,都是些孩子嘛。”曲老师如是说。

  可在孩子们的眼里“曲老师无所不能,‘无所不用其极’。”在孩子们的心里他是“神”。

  07青华模式不是那么好学的

  于范易讲到,去年70多名公办老师按照政策撤离青华,他跟几个校领导商量后,当机立断、豪气干云:走一个,招两个,老带新,新促老,“老”是指名校的学科带头人,“新”是指双一流名校乃至清北的高材生。

  就是要多储备老师,为的是青华十年、百年战略。现在青华的老师已达500多个,几乎是老青华的两倍。去年整个暑假,年轻老师每天备课10小时,一个假期备了一个学期的课。他们堪称新青华的“黄金一代”。学习能力超强,也有活力,深受孩子们喜欢,家长也越来越信任。“这两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工作量加大,但都有劲干。”这是好多老师的共同心声。各种福利待遇直线拉升,各种保障有力,老师们都看到了全国优秀中学的希望。

  于范易说得更实在:青华老师必须要比公办老师工资高,若不高,高端人才谁还愿意到这当老师。同样青华的师资和教学质量一定要比公办学校的好,否则谁还愿意花钱把孩子送来,上公办就行了。

  青华就是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一人一策、一人一室。有的孩子就喜欢自学,且具有超强的自学能力,如初二就自学完初中课程,且成绩遥遥领先,这样的孩子,就要给他一个教室。那些学奥赛的孩子,两三人一室、三五人一室,八九个文化课老师,服务一个学生、两三个学生,越来越多。

  不少中学校长都慕名而来参观学习,但离开时都摇头:好是真好,我们学不来。

  为什么学不来。

  于范易说,哪个地方都有好校长,但是,奥赛天团教练呢,清北名师呢。一些地方连山师的都请不来,还请什么清北,更别说奥赛教练。搞衔接、搞培优,没有超一流的师资,没有科学有效的规划,没有一人一室、多师一人这种硬软件配备,往哪里学,也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采访结束,记者走出青华办公楼,春风徐来,门口竹林随风摇摆,满目苍翠。

  回味着采访中一个个细节,一句句话,有诗划过: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初审:李谦
复审:石一鸣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 感恩母亲|烟台青华中学让爱养爱让爱放光

    2022-05-12 10:14:00
    美丽的5月,感恩的心情像鲜花一样盛开。烟台青华中学抓住契机,开展了主题为“感恩母亲·成长担当”的教育活动,引导全校师生重新审视自己,关注母亲,为爱付出真情真心,让爱养爱,让爱放光。 标签青华中学
  • 书润学子|烟台青华中学全国新作文大赛再添佳绩

    2022-04-28 16:06:00
    近日,烟台青华中学再得佳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烟台青华中学的学科科研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已成教学常态,高中语文组的全体教师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为学生立志气、筑底气、蕴灵气,在日渐完善课堂教... 标签烟台青华中学
  • 研无止境|青华中学高中各学科组开展教研会议

    2022-03-08 10:14:00
    为在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打造开放有活力的课堂。2月21日,青华中学高中政治组举行了新学期第一次大教研活动,会议由高中部校长助理孙永胜主持,全体高中政治组成员参会。点击... 标签青华中学
胶东在线小记者团报名
  • 男  
  • 咨询电话:6785672
招生资讯更多
培训帮更多
新闻排行
  1.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烟台学校\天津宝坻学校 2024年高中教师联合招聘公告
  2. 烟台十三中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活动
  3.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烟台学校“校长接待日”搭建家校共育连心桥
  4.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烟台学校高三级部召开一模家长会助力备考
  5. 万物萌动 八角第二小学学子寻觅春天的足迹
  6. 传承雷锋精神 开发区二中学子做有为少年
  7. 烟台二中受邀参加北大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研讨会
  8. 万象“耕”新 悦享劳动|烟台二中益文农场开耕!
  9. 逾万个岗位 烟台理工学院举办2024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
  10. 芝罘区首场“科普润校园·童心向未来”活动走进国翠小学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