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教育 > 教育要闻 > 中学要闻

奥赛给孩子带来更多可能性 青华对标深圳中学

来源:胶东在线  作者:   2021-06-21 17:34:00
A+A- |举报纠错

  中国最好的中学有哪几所?

  开篇先问全烟台家长一个问题:中国最好的中学有哪几所。

  答案可能五花八门,或许很多家长都会喊出“衡水中学”;因为其名气响彻全国。

  衡水中学肯定厉害,但是,厉害的,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真正熟悉教育的家长,给出的“最好”答案,基本都包括这三所:深圳中学、上海中学、人大附中。

  这三所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多年,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高手如云,每年通过竞赛直升清华北大的,每一所都有好几十。

  今年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6名国家队成员中,深圳中学就占了两名,一个高一,一个高二。

  “青华中学,对标的就是深圳中学。”无论在哪个场合,校长于范易都说得斩钉截铁。

  底气来自哪里,就是来自接管青华一年来的求才若渴、群贤毕至。

  短短一年时间,就招聘了100多个211、985院校毕业的高材生。其中,来自清华北大的十几个,中科院博士两个,计划10年时间,高中教师基本以清华北大为主。

微信图片_20210621094932
微信图片_20210621094934

  对标深圳中学名师出高徒

  “为什么要对标深圳中学,他们现在高中教师几乎全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名师出高徒,这是绝对的。”

  于范易说,尽管现在我们的清华北大教师还少点,但是我们的奥赛教练团队,拔萃齐鲁,放眼全国,也堪称一流。

  数学奥赛教练组以享誉国内的数学教练“父女档”陈孝庚、陈煜老师为主教练,北大毕业的张勇、刘平、王天玉等5位教练配合。

  化学奥赛教练组以北大毕业化学奥赛名师吴春松和顾永佳两位老师为主,他们俩都是因化学竞赛保送北大的“少年天才”。

  信息学以原烟台信息化教练姜涛老师和北大信息学本硕的潘见南老师为主教练。

  物理学是以北大毕业的奥赛名师董晓鹏老师带队的物理教练组。

  生物学以北大生物学硕士宋永飞老师带队的四位奥赛教练为主。

  “都是一流教练,都带出好多直升清华北大的学生,好多家长都慕名而来。”于范易如数家珍,眼里还冒着光。

  几天前,父母在大学任教的几位小学家长到青华中学。慕的什么名呢,丘成桐班。

  2021年,清华大学推出“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在全球培养100名数学特长生,直升清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硕博连读。初三(初中三年制)、初四(初中四年制)都可报考。

  通俗地说,若孩子在数学上有极高天赋,初中毕业直升清华本硕博,中考、高考、考研、考博都免了。

  这几位家长的孩子别看都是小学二三年级,但是,家长都是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既重视教育,自己又能教,孩子学习能力很强,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原本几位家长只是想了解一下丘成桐班,但跟于范易、信息学奥赛教练姜涛老师等一聊,一上午过去了,临走都意犹未尽。恨不得把孩子直接送过来,让奥赛教练天团立马进行培养。

  一位妈妈说,以前都想辞职带着孩子到北京上学,烟台素质教育理念还是差些,尤其是竞赛,师资太少、太弱,真没想到青华中学这么能跟上国家教育步伐,更没想到竞赛教练阵容这么强大。

  于范易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永远以国家需要为导向。需要拔尖人才,我们就搞竞赛,需要加强基础学科,我们就搞强基,总而言之,党和国家最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为此,花多少钱,请多少名师,都值得。

  丘成桐班,就如天上的月亮,看上去很美,但是,没有强悍的师资,没有一套精准科学的培养机制,也就只是个月亮,可望而不可即。

  为了在三两年之内能培养出冲进清华丘成桐班的学生,于范易跟奥赛教练天团们设计了一套培养机制。

  机制的核心是因材施教、精准施教。初一是奥赛普惠制,每个孩子每周可上一节奥赛课。从中培养200个孩子,每周上4节,再选出50个孩子,每周上8节,最后选出10个孩子,每周上12节,而这10个孩子,就是冲击丘成桐班的种子选手。

  于范易在各科教研会上经常说,我作为校长,办学要有国际视野,中国“芯”,竞赛不但要在国内对标深圳中学,也要把视角推向国际赛事、赛场。

  有些科目如地理,尽管在国内不属于五大学科,但是,国际上也有奥林匹克竞赛(IGEO),老师要有带领学生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视野和雄心。

  别人家的老师是什么样?

  国内数学竞赛著名教练陈孝庚,在西安交大附中做了13年教练,培养了上百在国内奥赛获奖的学子,就以女儿陈煜为例,才24岁,在全国数学竞赛教练圈,声名鹊起。

微信图片_20210621094920

  三年前,她开了一个公号“陈煜解数学题”。不仅是中国,其他国家只要一搞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她就第一时间把翻译过来的试题刷一遍,在公众号公布并且讲解,圈粉无数。

  业余除了做题,就是出题,出书。来了烟台半年,海边都没去一次。“我派车拉她去,也不去,天才或许都是这样。”于范易无奈的脸上也流露着敬佩。

  “还有他父亲,把西安的房子都卖了,就带了一个90多岁老母、还有好多好多书来了。老母奉养在校门口的家,书全部捐给了学校。”

  想一想,还有几年就退休了,带着一身光环、背着老母、扯着女儿来到青华,图了什么,为了什么。

  陈孝庚操着浓重的西北口音,说得很简单,也很实在:因为,于校长是真心想搞竞赛。有教育的情怀,吻合我的价值观。“怎么个真心法?”

  凡是对竞赛有利的,他都毫不犹豫支持,比如说,教室紧张,只要是孩子要上竞赛课,一个电话,立马把最好教室腾出来。

  一些在竞赛上有天赋的孩子,因为上竞赛课耽误了其他功课,于校长也都会安排老师第一时间补课。无论是竞赛课,还是补其他课,学生都是免费的。

  谈到青华学子跟他执教过的西安交大附中、西安铁一中等名校学子有哪些不同,“烟台的孩子,很用功,远超西安。”

  陈老师说,青华好多孩子从早上不到6点就开始学,晚上一做题,若不是家长催和逼还不睡,这种用功精神,在西安很少见,也很感动。

  反过来,孩子们这么用功,他作为教练,更要以身作则,每节课,他都是先在教室等学生,好多课间,他都要到走廊上“抓”学生,“抓”过来问问,听懂了没有,不懂的,直接再“抓”进办公室讲讲、算算。

  “看见好苗子,就如同捡了块金子,时不时想拿出来看看、擦擦,别弄坏、弄丢了。”

  什么时候能出成绩,陈老师信心十足:明年就能有进省队的(直升清华北大),三年培养出进国家集训队(全国前60名),我们父女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来的。

  眼睛大大、头发卷卷、白净帅气的潘见南老师,在北大本硕连读的信息学,现在既是青华信息学奥赛教练,也是高一物理任课教师,来了也就半年多,但在学生中爆红。

微信图片_20210621094912

  用烟台话讲:太会玩了。

  这个玩,实际上是太会教了,且寓教于乐,寓教于德。他身边每天都围着一大帮学生,不仅仅是他教的,还有很多慕名“套近乎”的,讨论的问题除了信息学和物理,还包括数学、化学、生物、英语、音乐等等,可谓高中有什么课,他都头头是道。

  为了给源源不断、应接不暇的学生们服好务,潘老师在办公室门口装上了一个自制的“红绿灯”。

  绿:欢迎来答疑。

  黄:正在答疑,外边同学回班稍等。

  红:忙碌或不在,但中午/夜间会回来。

  灭:下午/次日前均不在。

  不仅学生乐了,同事们也都乐了。听着级部主任、班主任、学生、家长等众口一词夸潘老师,于范易也美滋滋:北大的,就是北大的,水平就是不一样。

  潘见南经常对学生说,分数一定要有,但分数不是教育目的,而是为了帮助一个人拥有选择的能力和选择的权利。

  “上北大,对我的意义就是,让我有能力选择做一个软件工程师,也有能力选择做一名教育工作者。”

  好多学生回家跟爹妈说,遇到潘老师,才知道考大学是为了干什么,才知道考大学可以干什么。

  兼容并包的文化、民主平等的精神、自由独立的学风,是北大给每一个北大人最宝贵的教育。

  5年前,凭着专业笔试和面试两个第一,曲华祥成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

微信图片_20210621094906

  来到青华不久,跟潘见南就成了“双子星座”。他做的地理课件,各种动图,行云流水,美轮美奂,用学生话说“现场直播,不知不觉就下课了,真没上够。”

  除了课件好、讲课好,还能歌善舞,曾是北大风雷街舞社骨干。“这样的书生意气,这样的轻舞飞扬,学生能不喜欢吗。”

  于范易感慨,这些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年轻教师,给学校带来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一种精神引领和升华。他们的年轻、博学、才艺、谦逊,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教师精神,与在青华兢兢业业、桃李芬芳的老教师精神,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好多老教师都把这些新教师当成自己的孩子,恨不能一两个月就把毕生所学都传给他们,而这种薪火相传,众志成城,就是青华比学赶超深圳等一流中学最核心的竞争力。”

  于范易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普通的班级——高一十一班师资配置。

  班主任赵老师教数学,中国海洋大学数学专业研究生;

  语文蒲老师,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英语刘老师,香港大学研究生,英语八级;

  政治张老师,高级教师,高考状元班主任;

  历史李老师,中山大学本科,厦门大学中国史研究生;

  地理曲老师,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与地质学双学位硕士。

  这样的师资,放在全山东,都让人艳羡。

  青华追求的教学价值是什么?

  学校聘请了齐鲁名校长,具有丰富、先进的管理经验。他经常跟年轻教师、奥赛教练现身说法。

  作为学生,遇到一个刚毕业的老师,一辈子对这个老师印象非常深。当老师也有这个体会,刚毕业教的一两级学生,名字一辈子都忘不了。我当年教的前两级学生,一见面就能叫出“你是谁,学的怎么样。”

  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就是把时间和精力全部都投入到孩子身上,虽然当时没有感觉。疫情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一辈子忘不了这段援鄂经历,因为付出了热血和汗水,甚至生命。反过来,武汉人民也必定永远记着抗疫人员的前赴后继、无私奉献。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爱,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以清华北大毕业生为代表的年轻教师,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迅速拉升学生成绩,而是把清华北大以及其他名校的学习文化、校园文化、道德风尚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传给学生。

  学生考上高中,但考上之后怎么样,考上大学,但读大学有什么发展。真正的教育穿透力,是十年二十年之后的表现。

  到那时,青华的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知道该怎么学习,该如何做人,该如何报效祖国,把不断进步、终身学习内化成一种精神,这才是青华孜孜以求的教育价值所在,这也是清华北大教师、奥赛天团为代表的青年教师,最应该思考和践行的自身价值所在。

  对于校长这番话,很多年轻教师都对此高度认可,感同身受。

  好多人要给潘见南老师介绍对象,而他总以没时间为由婉拒。他确实是没时间,红绿灯天天亮,学生们一拨接一拨,他也乐此不疲,就如其他老师评价的“潘老师总想把最努力的样子,呈给第一次教的学生。”

微信图片_20210621094900

  张坤琳老师来青华也不到一年,担任高一班主任,老公经常带着孩子深夜10点多接她回家,因为,早晨走得早,孩子还没醒,晚上要查宿舍,回家路上,孩子经常趴在她肩膀睡着了。

  福山一位从警30年的家长,在家长群写下这样一段话。

  孩子刚上青华,成绩很不好,在班上后十名,青华老师特别认真负责,对孩子不仅没有一点点的放弃和厌恶,更是利用一切课间或是休息时间给孩子补习不会的,孩子住校,老师都是陪到他们关灯休息,一直忘不了,孩子有一天告诉我:

  妈妈,我要努力学习了,不然对不起张老师,张老师孩子打电话给她哭,说发烧了,让她回家,但是老师还是陪着我们学习完了才回去。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儿子发奋学习,现在逆袭到班级前几名,给孩子选对了学校,这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一次选择。

  第一个5年计划要干什么?

  自去年5月接管青华,于范易跟校长等学校管理层,为青华中学制定了首个五年计划。

  第一年主题是治理与管理,教代会、工会、家委会等,没有的建,有的完善。职称评审、老师考核制度、评先选优、绩效工资等,涉及老师利益的所有东西,都经老师们研讨、论证,形成长久可持续的制度。

  于校长在教代会上说得很实在:“学校办学治理为主,管理为辅,治理的方向,就是让老师满意,让学生和家长满意。老师觉得哪有问题直接提出,不同意千万别举手同意。”

微信图片_20210621094856

  从今年9月到明年9月是第二年,也是关键的一年,重点要推进“课堂和课程”。为什么要推进,怎么个推进法?

  于校长讲了个案例。

  前不久,学校抽调了部分优生进行两次基本计算能力考试,就是加减乘除开方、乘方等等,15道题15分钟,结果,一个班40多个学生,就十几个满分,最多的错7个。

  这可是高中生,简单吗?得满分也就四分之一。

  这说明什么,心不在焉,学风浮,没有形成严密、扎实的思维,计算习惯,基本计算能力不过关。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就通过跑操、整肃课堂纪律、整理宿舍内务等方面,培养学生毅力、专注力、自律力,学生精气神越来越好,这一点,师生和家长都有目共睹。但是,学生基本计算能力差,让学校管理层看到了某种浮躁问题。

  为此,学校又出新规,课间走出大楼到操场可以随心所动,但在教学大楼一律不准大声喧哗。走廊两端都有一张课桌,有专门教师值班监督。

  起初,一些教师也不理解,说“有这个必要吗?”但短短两个周,教学大楼安静下来了,学生们在走廊说话小声,走路轻声,整个氛围都让人心静,那两张原本是老师坐着监督的桌子,也成了学生们问问题的地方,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很好。

  “学生在青华把这种习惯内化成精神,就不会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坐地铁就会看会书,思考点问题,就不会遇事嗷嗷。”

  目前,作业、笔记、总结、错题本、背诵、卷面等,都要逐步规范,建立达标体系。以卷面为例,写不好字,假期在家就专门练字。这些基本素养形成了,就是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升高中、考大学,就是水到渠成。

  下一步,学校将以陶行知的“六解放”为依据,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德育主题为抓手,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用一年的时间,转观念建课程。促课堂、提效益。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第三年,主题是“质量与素养”,即进一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表现为教育教学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提升学科素养为关键。竞赛要出成绩,要有直升清华北大的,助推中高考取得好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高。

  第四年,主题是“文化与特色”,通过特色体现文化。特色就是竞赛、清华北大毕业生为代表的的一流师资、七年一贯制等等,青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名师高徒的特色文化,越来越浓厚。

  第五年,主题是“品牌与品位”。新青华品牌初步形成。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社会各界都认可学校拔尖人才培养搞得好,学校管理得好,素质教育搞得好,学生精气神一看就是“青华生”。我们不仅要“品牌”,更要“品味”。

微信图片_20210621094848
微信图片_20210621094851

  这个五年计划的先锋队,就是学校老中青结合的一大批骨干教师,尤其是以清华北大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教师。

  这个暑假,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就要全面开展实战培训。青年教师每天都要备课、讲课,老教师听课、指导,青年教师把自己的优势突出来,把老教师的经验接过来,实现锦上添花。

微信图片_20210621094842

  奥赛师资全城共享是为了什么?

  奥赛师资上,青华堪称是山东最好、全国一流,同样,成本也是巨大的。

  于范易坚定认为,尊师才能重教,这种尊重,首先体现在薪酬福利待遇上。“公办学校有的,我们要有,公办学校没有的,我们还要有。”

  所有教师都是按照机关事业单位缴纳社保,班主任费、加班费、考核奖等等,都是全城最高的,高工资,高福利是学校的追求目标。

  几天前,北大毕业的一位年轻老师,找到于范易,说了一件买房贷款的小困难。

  要解决这一个老师的问题,必须全校教职工公积金都要提前缴纳,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于范易不假思索即刻答应。

  年轻教师又感激又不好意思,于范易拍着他的肩膀:“为老师服好务,解除一切后顾之忧,是我应该做的,你只管教好学就行。”

  放学的时候,于范易经常站在校门口,见家长就问:孩子状态怎么样,教师教得怎么样,学校管理怎么样……

  “现在我最关心、也最想听的,不是青华哪里好,而是哪里不好。”就是这几个实实在在的“怎么样”,让家长们都听到并感受到了校长的真诚,青华的崛起。

微信图片_20210621094836

  寒假期间,学校管理层都在坚守岗位,每天都请家长进校园,参观交流、提意见。家长们看了新的操场、教室,领略了清华北大毕业教师、奥赛教练的风采,交口称赞,口口相传。一些家长懊悔了,当初在青华读完初中接着读高中就好了,有的当断则断,转学。

  短短一年时间,初中转学而来的有一百多人,高中有几十人。

  墙里开花墙外香,这么强大的奥赛教练资源,烟台、青岛、潍坊等地的多所中学和教育部门,纷纷上门取经且羡慕不已,都提出资源能否共享等话题。

  对此,于范易也说得很直白、很豪迈:开门办学!强基、丘成桐班等等,就是为了培养家国情怀的科学家、院士,无论是哪的孩子,只要有天赋、上进、爱国,青华都欢迎,所有资源都乐意分享。

  几天前,青华还向烟台所有孩子免费开放“数学免费公益课”、“编程兴趣公益课”,教师就是陈氏父女、姜涛老师、北大硕士张勇、北大双学位硕士刘平等十几名奥赛教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00多名年轻教师的加盟,就如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深埋在青华这片沃土里。又如一泓泓甘冽的清泉,从青华的山脉上,汩汩流进每一位学子心间。

  再加上300多名早已功成名就、桃李天下的名师助阵,十年磨一剑,对标深圳中学,青华有信心,烟台有力量。

微信图片_20210621094831
初审:李谦
复审:石一鸣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胶东在线小记者团报名
  • 男  
  • 咨询电话:6785672
招生资讯更多
培训帮更多
新闻排行
  1. 烟台理工学院成功获批+2!
  2.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农村污水处理创新师生团队赴企业探究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3. 共筑绿色防火墙:开发区一中开展森林防火教育实践活动
  4. 烟台星海艺校“书香润心 悦读成长”读书节活动启动
  5. 乐享劳动之美 烟台二中开展第二届春耕节活动
  6. 烟台十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7. 成功入选!烟台理工学院斩获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一等奖
  8. 烟台一中幸福校区学子闪耀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全国初赛
  9.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开展的“雷锋精神 闪耀三月”主题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10. 烟台理工学院召开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反馈会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