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新闻频道17路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教育  >  高考

新高考政策|志愿填报专业(类)+学校到底如何选?

2021-03-18 15:35:00 胶东在线

  胶东在线3月18日讯(记者 李谦)新高考政策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由传统的“学校+专业”变为“专业(类)+学校”。这意味着考生既可以报考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报考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报考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拥有了更多选择权,也增加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会。

  但由于新高考刚刚推行,对新政策的不熟悉情况下,家长及考生对于高考疑惑的问题有了新的变化,例如,新的录取方式是什么?填报志愿时又应该如何正确选择?对于喜欢的高校,科目限制应该如何在高中时选科?根据最近整理的关于志愿填报相关内容,跟着小编继续看下去吧。

  《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明确:夏季高考按“专业(类)+学校”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增加志愿填报数量,最大限度满足考生志愿需求。招生院校依据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自主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总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也就是说,“专业(类)+学校”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专业为导向,先选定自己喜欢的专业,再选择高校。首先我们要明确,“专业(类)+学校”的报考模式不是学校与专业的简单的顺序调换,最大的区别是由以往的学校优先变为专业优先,由学校为一个单位投档变为以一个专业(类)加一所学校为一个单位投档。新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不分文理但是专业对于学生选科有特殊要求;划线办法从划分本、专科线变为按一段线、二段线分段填报,分段录取;老高考填报志愿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填报12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调剂志愿)。新高考采取“专业(专业类)+学校”的方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志愿最多不超过96个。由于取消了专业调剂,所以将志愿数量增加到了96个,有明确专业意向的考生很可能报不满。

  举例为大家说明报考方法,当学生满足选考科目符合专业录取要求,在规定的志愿数量内,按照专业报考要求,考生志愿填报大致会呈现三种情形:一是报考心仪学校下的所有专业(类),如志愿第1-10项为中国海洋大学的可报考专业,11-20项为烟台大学可报考专业;二是可以选择同一专业的不同学校,如报考新闻学专业,第一志愿为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志愿为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志愿为新闻学(复旦大学);三是可以填报不同专业的不同大学,如第一志愿经济学(清华大学),第二志愿经济统计学(北京大学),第三志愿信用管用(天津财经大学)……,以此类推。还有一点大家要清楚,实行“专业(类)+学校”的模式后,仍然按照平行志愿分数优先的规则投档。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2021年的高考生,今后将会继续为大家更新有关新高考的政策内容。

责任编辑:张明超

相关新闻
公告栏
高考频道
广告题目
新闻排行

烟台家长学校

高考讲座早知道

手机端下载
请扫描

2002-2016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