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烟台青华中学初中、高中语文大教研成功举行,高中部资深教师黄君柱和青年教师刘明明做了代表发言。四十多位语文老师从高考的角度,分析学生高考所需的学科素养,探讨如何把这些素养落实到七年的培养当中。




因创新,得自由
对于有着十七年短暂而辉煌历史的青华中学来说,这样的学科大教研是第一次。它意味着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意味着初中、高中教育壁垒的大胆破除,可以说,是青华中学乃至烟台教育的一次破冰之旅。
这次语文学科大教研的背景,是烟台青华中学“七年一贯制”学制改革,是烟台教育改革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在时代后浪奔涌、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人才独领风骚的新形势下,全球主流教育正在转型,但是无论教育转向何方,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大痛点就是——起跑线问题。
那种小学不管初中,初中不管高中,高中不管大学,大学不管一生的教育,很可能赢在了起跑线,却输在了终点线;给学生颁发了一张通向未来的通行证,结果却可能是一张过期的旧船票,登不上驶向未来的客船。

七年一贯制改革
如果教育能够像父母之爱子,就会为学生做长远规划,为学生一生幸福保驾护航。
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育人”。
十四岁之前,是孩子思维品质、行为习惯、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养成的关键期;如何把广大的家长和学生从短期功利的恶性竞争中解放出来,消除中考带来的短视效应,淡化中考带来的提前焦虑,让孩子自由从容地成长,成长为一个有才华有灵魂的生命,这是考验教育举办者智慧的重大课题。
而“七年一贯制”、乃至“十二年一贯制”学制改革,就像解牛的庖丁手里那把刀,矛盾筋骨交结之处謋然而解。

赢在终点
当诸多地方教育还在纠结“起跑线”时,青华中学已经开始关注“终点线”,我们不但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更要赢在终点线;不但要教给学生分数,还要教给学生感受一生幸福的能力。
开通本部初中、高中直通车,在莱山埃维实验学校开学之后,更是进行十二年教育连续规划,这是于范易校长聚焦终点线做出的教育创新之举。
在埃维教育集团入驻青华中学半年时间里,“尊重独立之精神,涵养自由之学风”,已经成为上下共识。
但正如,生长乔木,一定要有生长乔木的土壤;自由独立之精神也需要开放包容、民主平等的土壤来孕育。
当很多学校还固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传统思维,作为分管语文教研的负责人,青华中学高三年级主任姜旭平老师,却最大限度地推动了青华中学语文学科的自由发展。
不能行万里路?那就创造条件让学生读万卷书吧;无法关注国事天下事?那就晚自习、周日播放新闻,让学生于方寸之间思接千载;背诵文章让人望而生畏?那就来个孔门弟子侍坐奏瑟诵读吧……对于语文老师花样百出的教学模式,身为数学老师的姜旭平主任,不但包容接纳,而且发自内心的欣赏鼓励。
而于范易校长更有一句口头禅:“你说了算!”只要关乎教师幸福,只要关系学生成长,每个人都可以说了算。
教育创新需要智慧和担当,教育创新带来的是学生成长的自由,教育创新也是对服务社会良好的注解。
因创新,得自由,以服务。做教育,做有良知有高度的教育,青华中学助力孩子一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