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3月16日讯 停课不停学,更不能停读。烟台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严格落实上级要求,积极开展延学期间线上教学活动。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家“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假期生活,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语文组安排了各年级开展各具特色的阅读活动。语文组老师按照要求,多种方式引领、指导学生积极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真正做到了在生活中阅读,在阅读中碰撞,在碰撞中提升。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疫情当前,在家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至关重要。语文老师带领学生们在班级微信群,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读书心得的交流和读书笔记的展评等活动。阅读活动的开展,有力地强化了班级的文化氛围,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味,克服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浮躁情绪,帮忙他们发展了自我,完善了自我。语文组相信相信疫情下的阅读有独特的育人作用,必将盛开出更芬芳的花朵。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特殊时期,我们可以拥有充足的阅读时光,坐在书桌前静静地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为了帮助同学选到合适的阅读书目,各年级语文老师还贴心地给学生整理了推荐阅读书单。
为了让孩子读的有方法、有收获,语文组老师精心准备了导读课,积极开展备课教研活动,制作了精美的ppt课件和音频、视频为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引领学生阅读推荐书目或者家中存书,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们全天在线答疑解惑。
“业精于勤,荒于嬉。”停课不停学,不仅针对学生,同时也是我们教师充电加油的好时机。语文组的老师为学生做了榜样,积极阅读、撰写学习感悟。师生一起沉浸在书香之中,期盼春暖花开,亦是别忘温馨。
宅居在家,父母、亲人就是最好的陪伴者,是良好家风最好的传递者。开启亲子阅读,关闭电视,放下手机,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共读,一起思考,一起交流,一起探讨,让亲子阅读成为当下家庭新时尚。你读,我读,大家读,亲子阅读风让居家生活更有趣。
“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小学学生年龄较小,自制能力稍差,兴趣对他们的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语文组老师思考如果一味的“读”,会不会使学生越读越没兴趣?怎样才能在阅读方面有所发展和造就?于是语文组老师设计了丰富的形式,你瞧……

设计封面
语文组老师激励学生为喜爱的图书设计封面,封面可以选择以故事情节为主或以主人公形象为主,还要包括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等相关信息。通过设计又是再一次了解图书,阅读图书的过程,为图书“锦上添花”。

自制书签
为了鼓励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组的老师号召心灵手巧的孩子们,为自己制作一份份精美的书签……


观看名著影片
语文组老师精选名著电影片段赏析,让学生大胆地由书中走向书外。在直观形象之中,获取内容情节、了解人物形象、感悟思想情怀。这种特殊的生动“阅读”使学生更有兴趣去书中找寻“真相”,让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不失为一种提升阅读兴趣的好方法!
学生们通过微信群交流彼此在读书过程中的心得收获,读书与学习、生活的联系,读书的方法和时间安排,分享着他们生动有趣的读书故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指导学生向生活学语文的方法,举办诗词大赛、创办手抄报、写读后感、自制绘本…这既是语文阅读活动一种展示形式,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这种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特殊阅读形式,不仅丰富了假期生活,还使学生们获得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语文组老师提倡同学们诵读经典,特别是古代诗词。同学们利用阅读时间积累了不少古诗词,老师则在线上和同学们玩起了“飞花令”,还增设场外求助机会,每次只能求助一人。增进了孩子和老师、家长、同学的充分互动,让大家将自己积累的古诗词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在玩中学,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古诗积累热情!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边读边思考,随手圈画、记录、做批注。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低年级同学在语文组老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自己制作绘本,那精彩的话语,生动的画面,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读完书用笔记记下来,想一想,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锻炼人的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写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做读书笔记的好处,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创作一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能唤醒学生的思维意识,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在线上教学之余,语文组老师指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材料,精心安排,巧妙设计完成自己的创作。展示在班级微信群里的每一份手抄报都图文并茂、活泼新颖,饱含着孩子们辛勤的劳动和聪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