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新闻频道17路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教育  >  高考  >  高考快讯

高考作文里的城乡隔阂与无意识的不公

2017-06-12 08:52:00

  经济观察报张天潘/文几年前,一个西北的朋友在嘲笑其高中补习班同学无知时,举过一个例子,说一道题目问以下哪些地方标志性建筑和地名是一致的,其中有东方明珠与上海、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与香港、央视大楼与北京这样的几个答案。在我朋友看来,这几乎是送分题,但其来自陕北农村的同学却在这道题目上失分了。

  来自城市的她觉得不可思议,但我和她说,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所有人都去过这些地方,都知道这些建筑。然后她接着质疑“哪怕没有去过,电视上总见过吧”,我回答她说,你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所有人家里都有电视,都经常看电视,你那些来自西北偏远贫瘠农村的同学,真的有可能是家里没有电视,或许为了考上大学,付出了你们城市里学生的无数倍精力,很少时间看电视和课外书的。

  讲完之后,她也意识到了自己这种嘲笑背后,带着城里人的偏见。绝大多数人的常识,却并不一定所有人的常识。

  想到这个,是由于这几天热议的高考作文。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9省使用的全国卷一的作文是:让考生从“共享单车”和“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等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些关键词背后,让人看到严重的城市常识对于一些考生无意识的不公。

  对于偏远贫困的农村和小县城考生来说,绝大多数的关键词他们可能根本无法体验到,尤其是“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这些互联网+的产物,对于甚至连智能手机都没有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不公。还有“广场舞”“空气污染”“中华美食”“高铁”“食品安全”这些城市属性很强的关键词,对于农村考生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于是,这些考生也就只剩下“一带一路”、“大熊猫”“长城”“京剧”“美丽乡村”几个关键词可选了,而且唯一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就是“美丽乡村”了,其他的都只能是“最熟悉的陌生词”。不仅仅可选择的少了,而且就算是可选的,也因为没有切身体验和认识,写就而出的作文最后可能就是不接地气、大话空话的文字游戏。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新问题了,这几年来不断有人指出这个问题,但从实际的结果来看,并没有太多改观,比如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虚拟与现实”,大谈VR(虚拟现实),这是多么明显的出题不公,因为哪怕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对于浙中、浙西、浙南贫困山区那些来自乡村与小县城考生来说,也很可能只有抓瞎了。

  我们总是谈城乡差异,但现实中,往往只从城市的视角谈论和实际问题,而忽视了乡村的视角。如果试卷里问“什么时候种小麦、什么时候种水稻”这样的农村常识,估计城里的考生和家长就要炸开锅了。甚至对于同样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学生很难知道水稻种植的常识,南方的农村学生也很难知道小麦种植的常识。出题者对此应该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避免出现造成无意识不公平的试题。

  这几年很多人谈论“知识是否还能改变命运”“高考是不是社会重要的上升渠道”等等,普遍认为知识已经很难改变命运了,个人命运、社会上升遭遇了阶层固化。但哪怕就是这些直面公平的议题,其背后的逻辑,也往往是城市视角,可能对于很多农村学生来说,高考依然是他们唯一的奋斗机会,否则也只能跟随父辈的脚步和命运,进城打工了。

  比起很多显著的不公,这种无意识的不公平和隐形的剥夺,才是更可怕的,它让这些不公的受害者,连反对的意见都无法表达。因为至少显著的不公,会遭遇批评然后不断地更正,而无意识的不公平和隐形的剥夺,长期以理所当然的姿态普遍地存在,不断地制造着人为的社会隔阂,这是更严重的不公平。回到高考作文,它必须要去除这种任何的有可能由城乡差异、东西部差距等带来的认知上差异的题目和背景,最大化实行无差别的常识和知识点的考核,才能够让高考这个目前来说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更加公平。

责任编辑:张明超

相关新闻
公告栏
高考频道
广告题目
新闻排行

烟台家长学校

高考讲座早知道

手机端下载
请扫描

2002-2016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