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女,1978年9月出生,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妇产科护士长。
从事医护工作的22年里,她为自己确立了一条从医准则:尽最大努力去帮助患者。2018年底,王丽华接到了牟平区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她与一名患者初次配型成功,问她是否有意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时王丽华的心情十分纠结。王丽华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刚上高中,小儿子刚满两周岁,她的婆婆因为脑梗塞致使行动不便,老人孩子都需要照顾,而医院的工作更是不分黑白、十分忙碌,再加上捐献及休息周期较长,捐献造血干细胞对她而言确实存在诸多实际困难。但是,与生命相比,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经过几天激烈的思想斗争,王丽华也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初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护工作者,救死扶伤、奉献社会,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王丽华说。在王丽华丈夫、女儿和其他家人的理解支持和鼓励下,王丽华在通知书上郑重地签上“同意”两个字。
随着高分辨配型成功,牟平区红十字会通知王丽华到烟台毓璜顶医院进行捐献前查体,她的心情更是无比激动。查体时,她迫切地对市区两级红十会工作人员说:“能不能早一点拿出查体结果?让我早一天去捐献,早一天挽救一个生命、一个家庭。”
2019年5月19日,各项指标检查合格后,王丽华从牟平出发前往济南,踏上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之路。在抵达济南后经过简单调整,5月22日上午,王丽华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科病区注射完动员剂后,应邀看望了几位白血病患者。当看到白血病患者无助和迫切求生的眼神时,王丽华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病房护士向王丽介绍了几个白血病患者的真实生活,当说到患者的家庭状况和治疗过程的时候,王丽华感到非常悲痛,她说:“我是妇产科的一名工作者,婴儿诞生的喜悦与这里的压抑是两个极端的感受,现实比电视上要残酷得多!所以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我觉得十分有价值,这不仅救了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救了一个家庭。”
5月24日,王丽华经过一个多周的动员剂注射准备,她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标准。当天上午9时,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病区11楼采集室,这场传递生命的战役,悄然打响。
造血干细胞采集前,王丽华的丈夫韩伟当场宣读了王丽华给受捐者的信,信中说道:“是天大的缘分,让我有这样的机会与你交流,希望我的绵薄之力能有效地帮助到你。为了这一天,我们共同努力。胜利之光定会照耀你今后的人生之路……”
捐献过程共经历四小时,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顺利完成,共采集血样约200ml,并交由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送达受捐方所在医院,继续完成生命的接力。
5月26日下午,捐献完成的王丽华从济南乘坐高铁顺利抵达家乡牟平,面对众人的迎接,王丽华说:“此次捐献本就是我应该做的,我会积极调理自己的身体,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工作中,与护理姐妹们并肩奋斗,为医疗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王丽华视患者为亲人,看到许多经济条件不好的外地患者来医院生孩子或者做手术,饮食营养跟不上,有的家属不舍得租床休息,而在医院走廊打地铺,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自己掏钱买了6张折叠床放在科里,叮嘱夜班护士把床送给患者家属无偿使用,还坚持每天早晨在家里多做早餐,带给部分患者补充营养,助她们早日康复。有一次,一位患者得到王丽华的帮助后,非要给钱答谢,她婉言谢绝,但患者态度坚定。事后,她将钱又打到了患者的住院费用里。“来住院的患者,我们都要把他们当亲人,要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让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王丽华说道。
王丽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着医者初心,她的义举不仅挽救了一个宝贵的生命,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更为整个社会注入了一股爱的正能量。她以大爱之心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为社会增添了一缕和谐而美丽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