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新闻频道17路论坛

吴志辉:从大学生士兵到特种侦察兵的华丽转身

2020-01-13 15:33:36 来源:
吴志辉照片_副本

  吴志辉,男,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2月生,龙口市石良镇庵下吴家村人,南昌陆军学院步兵指挥专业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71770部队92分队分队长。

  2007年12月从滨州学院体育系应征入伍,在2008年新兵结业考核中就取得了总分第一的成绩,并打破9项新兵训练记录。同年,又赴土耳其参加敌后特种作战集训队,成为全军新兵出国留学第一人。2009年7月吴志辉与队友在第十四届“安德鲁—波依德国际特种兵”军事竞赛中,夺得了13个比赛项目中的8个单项第一、6个单项第二、4个单项第三,打破6项赛会纪录,实现了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他也因此荣立一等功。参军以来,他先后创造了侧门伞降等十多项军事训练纪录,并作为部队特邀英模代表参加“2010年度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到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在2013全军特种部队军事比武中,他又一举摘得了6个科目中的2个单项第一,1个单项第二,课题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同年,他与航天员王亚平一起,被总政治部通报表彰为“第十四届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并再次荣立一等功。2016年5月,荣获第20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每一处伤疤都有故事

  任何一份成绩的取得,背后都要付出汗水甚至鲜血。大学生士兵也不例外。当兵几年,吴志辉身上留下伤疤10多处,每一处伤疤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项纪录。

  吴志辉背上有个长达6厘米的伤疤,触目惊心。这是在绵阳风洞训练时留下的,正是这次训练,为我军首次侧门离机跳伞打下坚实基础。直升机侧门跳伞,由于侧门狭小、旁有油箱形成障碍等原因,军内外无人尝试;跳伞,大多采用难度和危险性相对较小的尾门通道。然而,这样影响伞降效率。2009年4月,吴志辉和战友首次挑战侧门跳伞。离机瞬间,失重感接踵而来。此时,人容易发蒙,手忙脚乱。有过风洞训练经验的吴志辉沉着冷静,没受半点影响,3分钟后,吴志辉安全降落指定地域,填补我军空白。

  2008年3月,济南军区某大队新兵训练结业考核。开始射击课目时,风雨交加,不少新兵为此大失水准,而新兵吴志辉则打出5发50环的“满堂红”。这次考核12个项目,吴志辉拿下9个“第一”,总分是大队新兵历年来最佳,被评为“十佳新兵”。

  把文化作为“支点”

  2008年10月,列兵吴志辉代表集团军参加攀登课目比武。随着一声哨响,只见吴志辉一个旱地拔葱跃起,单靠臂力空手捯绳(不像别人要借助双腿夹紧绳索)攀登,速度之快,无人可及。

  从入伍到代表集团军参加济南军区侦察兵比武,吴志辉只用了10个月时间。分析他快速成长的原因,某特种大队政委秦道平认为,除各级领导关心培养外,得益于他把文化优势作为人生起跳的“支点”、不断地学习与努力。

  2008年4月,某特种大队组建集训队,备战全军特种兵比武。吴志辉运用大学里学到的运动学知识,积极进行训法创新。5月,吴志辉作为唯一的新兵随队参加伞降训练,两天基础训练结束后,他向部队领导请战,要求参加第3天的大姿势翼伞实跳,挑战这项24个训练日才能进行的课目。“你行不行?”面对领导和战友的疑问,吴志辉当场示范——理论口若悬河,动作标准规范,叠伞熟练平整,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还介绍训练中总结的跳伞“七句口诀”和“固化训练三步法”,赢得大家认可。实跳那天,吴志辉从1000米高空一跃而下,创造了伞降训练新的纪录,他的训练方法在部队推广后,缩短伞降训练时间8天以上。

  吴志辉的攀登训练,也堪称神奇。训练头3天,他竟没上过攀登场。可就是第一次攀爬,他就爬出“15.1秒”的优秀成绩,第二次更是达到“10.2秒”,进入前3名。神奇的背后,是他用3天观察思考,总结的“三点固定攀岩法”。知识与文化的“支点”,让吴志辉一次次创造奇迹。

  没有白流的汗水

  “敢于献身、敢打恶仗、敢争第一、敢挑重担、敢于超越”,训练场上那行鲜红的标语,更让他的内心充满了力量。为迅速提高军事技能,他主动给自己加码:其他战友做200个俯卧撑,他就做400个;别人练1小时,他就练2小时。

  没有白流的汗水,没有白下的功夫。在一次次的身体和心理极限闯关中,他的体重锐减17公斤,各项军事素质却突飞猛进。

  2008年12月,吴志辉被破例选派到土耳其特种作战指挥学校留学。我军义务兵军事留学,他是第一人。吴志辉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土耳其,经历四天三夜粒米未进的魔鬼拉练。在战胜美、英等国留学生,第一个冲过终点后,他一头栽倒在雪地中。战友们把吴志辉搀回营区后发现,因长途行军他脚上打了10多个血泡,血与衣袜粘在一起,根本脱不下来。留学期间,吴志辉经常在训练中展露出别样风采,让学校教官对中国留学生的出色表现钦佩不已。毕业典礼上,土军4名将军专门乘飞机赶来,给吴志辉和队友颁发了毕业证书,并称赞:“你们是最厉害的一批学员……”

  之后,吴志辉又作为8名正式队员中唯一的义务兵,代表我军出战“安德鲁?波依德”国际特种兵竞赛。

  高低杠障碍是最难最险的一处关口,东道主斯洛伐克特种部队保持的4分20秒的纪录,历届比赛无人能破。吴志辉和队友经过仔细分析,果断采取2人一组交替进行的方式通过,以3分30秒拿下该课目。斯方裁判佩服地说:“你们是一个完美的团队。”

  2009年7月2日凌晨,吴志辉和队友进入最后一个课目——5公里武装奔袭,经过前面十几个小时的比赛,此时,大家已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为了荣誉,拼了!”吴志辉向队友高喊。最终,吴志辉和队友经过激烈竞争,取得13个比赛项目中的8个“第一”,打破6项纪录,获得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一”。

  2010年9月,吴志辉被保送到南昌陆军学院深造。他没有以自己是大学生而自满,始终如饥似渴学习,弥补自己身上的各种文化与技术短板。在学员队,他第一个当上模拟连长,当年被评为“优秀学员”。

  提干后,吴志辉用心领悟强军目标,以模范行动影响带动战士。2014年5月,该旅组织携装跳伞训练,他主动请缨担任首跳,却遭遇了伞绳与操纵带缠到一起的空中险情。他全力拉操纵带,最后安全着陆。2014年9月,吴志辉带队参加军区侦察兵比赛,带领全体队员,取得了“越海渗透”课题总分第一名。2015年9月,吴志辉作为教练,组织军区“破纪录树标杆”活动集训,最终,所带队员分别取得夜间精度射击第一名和第三名。

  2018年4月,吴志辉授命代表旅队参加陆军“特战奇兵——2018”分队指挥员比武。面对艰巨的比武任务,特别是从未谋面过的“战术计算”“一体化指挥平台”“指挥技能”等指挥技能,他选择挥手告别荣誉,重整形状再出发。他对自己说,作为一名提干军官,依靠技能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必须紧盯新时代使命任务,苦练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技能,方能在未来作战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备战期间,他白天克服伤痛练体能,晚上加班熬夜练指挥,集训后期,从最后一名跃升至前列。虽然比赛没有取得特别优异的成绩,他却淡然处之,找准差距,比赛没拿第一,却提升了指挥技能,补齐了短板弱项,本领强了,个人荣誉算个啥。

  军人最美的姿态就是冲锋再冲锋,最好的行动就是前进前进再前进。“特战奇兵——2018”于2018年7月落下帷幕,吴志辉在从桂林返回泰安的火车上,又接到了带领连队参加陆军“新一代共同条令比武竞赛”的通知,从未在比赛场失手的吴志辉,感到给任务就是给机遇,这是首长的信任,更是带领连队脱颖而出的最好时机。

  每一年,吴志辉休假时间不够十天,但通过每一年的艰苦磨炼,他却兴奋异常,从全能尖兵到优秀指挥员,转型虽然疲惫艰辛,但却收获满满,信心满怀!

2002-2016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