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搜索内容:
胶东在线--在这里会找到您需要的
爱心无限 温暖人生
 
求助热线
求助热线
我要捐赠
我要捐赠
我要咨询
我要咨询
爱心活动
爱心活动
爱心论坛
爱心论坛
加入义工
加入义工
爱心动态 爱心活动 公益明星 爱心单位 服务指南 孝行烟台 就业援助 雷锋精神 烟台文明网 志愿者网
  您当前的位置:胶东在线 > 爱心 > 动态消息 > 国内动态
  
 

“励志哥”张邓云:让梦想在家庭农场结出硕果

2014-06-13 09:46:21 新华公益
 

  张邓云正在家庭农场里工作。

  一身土黄色的棉质衬衫,露出半截外翻的天蓝色袖口,一张黝黑的胖脸庞配上略显凌乱的头发,说话时双手习惯性地上下挥动……第一次接触张邓云,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位名牌大学毕业、历经职场的年轻人。当同龄人都还在学着适应社会的时候,他已经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和家庭农场。

  “我们河南人的小孩兴起‘闯名’,我小名叫张亭强,大号叫张邓云,是一个小贩给起的,人挺老实,村里人都认识。”张邓云笑着谈论自己的名字,眼睛眯成了一道弧线,仿佛沉浸到久远的快乐回忆中,丝毫看不出困苦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母亲早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983年,张邓云出生在河南农村一个平凡的农户家庭,小时候的他爱动、闲不住,喜欢光着脚丫子在土地上跑来跑去。庄稼人的朴实憨厚、土地上的快乐时光,给儿时的张邓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赋予他庄稼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我不喜欢城市里的憋闷,回到农村我会感到喜悦,人也回复到亢奋状态。”

  读高中时,张邓云的母亲离世,对他犹如晴天霹雳,“我当时万念俱灰,几乎一个月都没讲过一句话,一度想辍学回家帮父亲干农活……”,在父亲的坚持下,张邓云咬牙完成了学业,并于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兰州大学。

  “当时我口袋里只有1000块”,张邓云说,“我告诉学校,要是不要我,我就去打工。”

  好在这所位于西北的高校对张邓云敞开了怀抱,“绿色通道”、“西部助学计划”帮助他解决了学费问题,四年的大学生涯,张邓云做过家教,和人合伙开过小店,卖过二手电脑,卖过手机IC卡……他将赚来的钱全都寄给同样上学的妹妹,“我脸皮厚点,怎么着都没事,妹妹是女孩子,不能让妹妹像我这样。”

   走南闯北,积累创业经验

  2008年,张邓云和一帮同学参加了某太阳能企业的宣讲会,第一次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当时的张邓云刚从上海实习完不久,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张邓云热情、朝气蓬勃、有干劲儿。他放弃了一家安逸、轻松的国有科研院所工作,选择了这家“干净”、“什么都没有”、“还要时不时加班睡地板”的企业。他在这家企业呆了3个月卖出去20万的产品,后来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卖出去的20万产品又主动去找人家要回来;不久后张邓云南下深圳,在一家物流企业做基层操作员。但从小在北方长大,难以适应的南方环境,他下定决心返回北方。

  “2008年底我回到北京,当时是秋天,北京金黄的落叶、干爽的气候让我顿时有了回家的感觉。”随后张邓云和朋友在北京合伙开公司销售手机,他主要负责进货、铺货的销售渠道,当年就赚了20多万。由于通信行业逐渐规范,张邓云发现这种公司没有前景,不具备可持续性,他和朋友选择了解散公司。

  “我是个有野心、有激情、有想法的人,特别不安于现状。”张邓云这样评价自己。公司解散后不久,紧跟着国内兴起的淘宝热潮,张邓云和朋友又开起了淘宝网店,为此张邓云专门去浙江义乌发掘商机,开始在网上销售农业蔬果的室内盆景,并开始逐渐打造自己的团购品牌。正是在做团购的过程,他开始思考:如何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如何减少中间成本和不可控的流通环节,如何确保优质产品能够真正提供到消费者手里……

   创办家庭农场,“吃的问题放心交给我”

  2013年初,“家庭农场”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张邓云看到之后灵光一闪,从小出生在农村,祖辈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张邓云萌生出了组建自己的家庭农场的想法。

  想到就立刻动手干,为了能够租到土地,张邓云细心、耐心地与村民沟通,与村委会协调,通过雇用当地村民,用信任和尊重消除村民的疑虑,终于租到了可以用于家庭农场的土地。 “我们选的这个地方,朝南看,灰蒙蒙一片,朝北看,蓝莹莹的天空。”张邓云说起位于昌平这一百多亩的种植园一脸的兴奋。

  从承租土地到管理大棚、从果树种植到农业养殖,从最初选择种子、到发芽、结果,再通过物流配送到消费者手里……张邓云都亲力亲为。他的农场种出来的东西不求量,却及其讲究品质,“进嘴的东西,只有品质好、吃的放心,才能没人骂。”借助着过去市场上摸爬滚打的经验,张邓云采用“农家观光采摘+农场合作社+城市家庭定制”的推广模式,通过旅游观光拉动草莓大棚的采摘;通过新媒体营销手段吸引高素质的消费群体;借助微信平台开展熟人营销;借助城市家庭推动农场果树亲子认领、农场土地种植认领……两年来一边完善农场的功能设施,同时也渐渐打造出了口碑,他的草莓仅凭网络和微信订购都常常供不应求。大企业洽谈的定向委托种植和成熟后的直配服务,更是开辟了农场营销的新模式。

  “父亲刚开始不乐意”,张邓云说,父亲想不通好不容易供儿子走出农村考上名牌大学,最后又回到农村拾掇土地。随着家庭农场的逐步壮大,现在父亲也高兴地在儿子的农场当起了技术总监。

  “销路不愁,问题是东西不够卖,还是要扩大规模”,张邓云说,家庭农场要实现多样化,既有大棚采摘,还要种植果树、蔬菜、散养鸡鸭、喂猪,要逐步让城市家庭建立自己动手种、自己动手摘、自己亲自下厨的绿色农场生活模式。总之,“吃的问题放心交给我”。

  当张邓云信心满满地在土地上开辟自己一片理想时,爱情悄然降临。2012年他和女朋友结识于校友会,女友出身于书香门第,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却并不嫌弃这个成日里和泥土打交道的男孩,反而一直支持他、鼓励他。女朋友的父母亲戚介意张邓云的长相、职业,张邓云并没因此放弃,“咱输人不输气”。

   踏实做下去,“做农业是在行善”

  自从张邓云开始创办家庭农场,家里的不少亲戚、同村人都过来替他打工,他承诺包吃住、发工资,由有着大半辈子土地经验的父亲任出纳,进行年终考评、约定奖惩。但缺少既懂农业又懂管理的人才,让这种主要靠着庄稼人间的传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维持的管理方式显得多少有些脆弱。

  谈到家庭农场的未来发展,张邓云也有自己的担忧。一是政策风险。由于昌平地处京郊,张邓云担心遇到拆迁被占地,那样辛苦建立起的品牌、信誉都付诸东流。再加上资金主要靠自筹,这让张邓云着实感到压力。二是扩大规模所需要的土地。近几年北京市环境恶化,雾霾、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的威胁,国家开始在京郊逐步推广回收土地植树计划,种树补贴甚至高于种植业补贴,后期发展的土地究竟从何而来,这也是个困扰他的问题。

  “我会踏实把农场做下去”,张邓云有信心克服困难,“做农业,特别是农业增收,是在行善。”张邓云相信,只要政策不发生大的变化,随着土地承包、农业保险制度逐步落地,路会越走越宽不会倒退回来。(万敏)

 
相关新闻
·农家励志哥坚持自学20年 靠码字年收入30多万 2013-10-29
 
  责任编辑: 孙利英
 
 
  爱心公告
·6月起芝罘区集中更换到期残疾人证件
·2019年第一季度“烟台好人”评选结...
·2019年清明不再颁布禁烧令 低碳祭祀...
·烟台永安公墓开园时间延长 每天4:0...
·同享童真 孝爱有道 御龙山学校“阳...
·牵手关爱 情暖少年—“心愿直通车”...
  爱心活动
·涓涓细流汇聚爱的力量--爱心捐助活...
·“星空有你 友伴同行” 爱加倍关爱...
·倾情支教 不负“渝”见
·8万只口罩送给蓬莱志愿者
·扬光普赵悦读会赴烟台老年福利中心演出
·烟台市老年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参加公...
  公益活动
·“除草护绿美化环境”义工志愿者除...
·区残联组织党员开展冬送温暖情系群...
·春节博爱送温暖:福路救援志愿者关...
·烟台民建工业三支部举行座谈推进助...
·“玉兔”成就佳缘 烟台首支“红娘”...
·民建烟台工业三支部义务植树 营造绿...
爱心无限频道意见反馈留言 欢迎批评指正 联系电话:0535-6785690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