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食所谓的“吃冷食”,其实就是吃冷饭,这也是过去传统“寒食节”的延续。在过去,清明节这天是不允许生火做饭的,什么饭也是吃凉的,凉馒头、冷米饭、凉饼、冷高粱饭等。只有到了晚上,人们才开始生火做饭,故清明节的一些传统美食,大多都是冷食凉吃的,这也许与清明节吃冷食的传统有关系吧。
青团传统的青团要用到艾叶,摘取鲜嫩的艾叶,料理成绿色的艾叶汁,加入糯米粉和成柔软的糯米面团。包入足量红豆沙馅,上锅蒸熟,表面涂抹一层猪肉。做好的青团外皮清香软糯,馅料香甜怡人,不管是热食,还是冷吃,都是绝佳的美味。
艾粄客家人在清明节这天,必吃的传统美食就是“艾粄”,不管是制作方法,还是所用食材,都与青团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也是用艾叶榨汁搭配糯米粉,包入黑芝麻、花生等清甜馅料,上锅蒸熟。在客家人中,也流传着这种说法:“清明节气吃艾粄,一年四季都平安”。
馓子南北方所倚重的食材不同,北方多用面粉,而南方则用米粉。加入盐、糖等,抻拉成“粗拉面”状,下油炸至酥脆,一般有咸口与甜味两种。炸好的馓子,大多作为小吃直接吃,清甜酥脆。
煮鸡蛋因为清明节这天要吃冷食,所以一般都会提前一晚上把鸡蛋煮出来。还要把鸡蛋染成鲜艳的红色,讲究点的还要用红色的棉线编织成与鸡蛋差不多大小的网兜,把煮好的鸡蛋装进去,挂在孩子们的胸前。
发豆芽发豆芽寓意“发家”,在我国有些地区,就有了清明节前后“发豆芽、吃豆芽”的传统。发好的绿豆芽清香素洁,而黄豆芽则馥香醇厚,各有自己的特点。不管是搭配多种食材炒合菜,还是与肉丝同炒,哪怕是简单清炒,都是爽脆的清口菜。
烙薄饼在我国闽南地区,特别是厦门市,有清明节吃薄饼的传统。烙好的薄饼,薄透如纸、清香绵软,一般还会卷食各种时令青菜、酱料、鸡蛋皮丝、肉丝等。